我省预防接种工作迈上新水平

24.04.2018  17:22

  2018年是我国实施免疫规划政策40周年,4月25日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宣传主题是“预防接种,守护生命”。 40年来,我省突出关键,狠抓落实,免疫服务模式不断优化,预防接种日趋规范,预防接种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格局建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预防接种工作,多次专题研究部署预防接种工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着力从健全工作机制,严格疫苗流通管理,规范预防接种服务,强化保障措施落实等方面入手,细化第一类、第二类疫苗采购配送、使用管理的流程与措施,明确了预防接种资质管理和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等,努力构建更加规范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工作机制。各地、各部门践行党的十九大“健康中国”战略,坚持“预防为主”原则,认真贯彻落实《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技术要求,积极稳妥地开展预防接种各项工作,“政府重视、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的预防接种工作格局全面形成,省、市(州)、县(市、区、行委)、乡、村五级预防接种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财政投入得到有力保障。2008年以来,我省逐年加大对免疫规划经费投入,除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外,省财政结合实际,对常规接种、应急接种、疾病监测等方面给予专项支持。2017年,落实全省疫苗冷链设备经费1400万元,采购配发疫苗运输车55辆,实现了省、州(市)、县(市、区、行委)全覆盖;为全省46个县(市、区、行委)采购的智能温度监测系统和乡以上接种单位的500台低温冰柜配备到位并投入使用;同时省财政每年落实冷链更新经费100万元,对冷链设备进行逐年更新,有效保障了预防接种安全。

  预防接种可及性进一步提高。在全省开展了预防接种规范管理“回头看”活动,进一步健全预防接种服务网络,推进预防接种规范化建设,保障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和安全,巩固提高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实施“互联网+”,在百度电子地图上标注300余家预防接种门诊,通过移动终端即可实现在线查询服务,进一步提高了儿童预防接种的可及性,预防接种信息系统逐步推广,预防接种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2017年建成了第二类疫苗采购平台,将第二类疫苗纳入省药品采购平台进行集中采购,网络平台采购实现了所有县(市、区、行委)全覆盖。目前共有40个疫苗厂家102个品种纳入到我省第二类疫苗采购平台,满足了全省各族群众免疫接种需求。

  疫苗可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近年来,我省扩大免疫规划工作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疫苗种类由最初的“4苗防6病”发展为现今的“10苗防11病”;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长期保持较高水平,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百日咳、流脑等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无脊灰成果继续巩固,甲肝发病率控制在较低水平,白喉自1985年至今无病例发生报告;乙肝防控成效凸显,“十二五”期间乙肝报告发病率较“十一五”期间下降了37.80%;2017年麻疹发病率降至6.56/10万,较2016年下降37.82%,充分保护了全省儿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预防接种已成为我省公共卫生事业效益最为显著、影响最为广泛的重要举措之一。

  免疫规划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下一步,我们将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部署,紧扣《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贯彻实施,推动长效机制建立,强化预防接种管理,不断规范和加强预防接种服务,奋力推进健康青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