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上绽放的花朵

26.02.2016  09:09

  青海新闻网讯  美丽的刺绣里,有着绣花人的心。在门源回族自治县,无论是回族,还是汉族、土族、藏族女性,她们对针线刺绣都特别讲究,姑娘到八九岁时,必须要学的针线活,就是刺绣。

  “一岁两岁时吃娘奶,三岁四岁时离娘怀,五岁六岁时随娘转,七岁八岁时学针线,进了绣房绣牡丹,百花百鸟都绣上,小伙穿上做新郎,姑娘穿上做新娘……”这是流传于门源的民间小调,按当地风俗,姑娘们从订婚那天起,就用五色的彩线为自己精心绣制嫁妆,因为一出嫁,婆家的婚礼上会有一个隆重且让新娘心跳的仪式,那就是摆针线,这也是新娘刺绣作品举行“个人展”的时候。这一天,人们会细心地观赏每一件绣品,对新娘的刺绣手艺作出种种评判。如果得到众人的夸奖,男女双方的家人都觉得非常有面子。几百年来,这些刺绣技艺就被她们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流成了一条美丽的刺绣之河。

  艳丽的色泽、明快的色相、淳美的色彩,颜色的强烈对比,这是当地各民族刺绣的共同特点,回族妇女的刺绣作品,很少有动物图案,多以植物花卉为主。具有了鲜明的地域民族特色,针法精巧飘逸,绣品精美淡雅。

  门源各族妇女,把春色绣在衣领、腰带、袜子、鞋、鞋垫等上面,绣制在枕头、枕顶、门帘、被罩上,用四季温馨的春意装扮着四方庄廓院里的农家人。

  门源人说:“男人外面走,带着女人手。”如果大家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门源,每一个订过婚或已婚男人的身上,最少也有一件心上人精心绣制的东西。一条腰带拴紧了男人的心,一双鞋垫垫稳了男人的脚步。带着绣品就带着亲人的念想,千里万里,不会忘了庄廓院里那双多情的大眼睛。

  这里的女性,她们凭借一根细小的绣花针,尽情挥洒着灵性和创意,形成了平针、插针、掺针等多种针法套路。创造出了辫筒盘绣、挂绣、拉绣等绣法手段,在图案内容上,她们既保留着延继千载的寓意吉祥、美满、健康的古老传统,表达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和祝福,又不断从生活、从大自然中寻找着灵感,反映着时代的审美趋势。她们设计的图案形式,结构严谨、节奏分明,既有给人以安定、活泼、大方视觉感受的几何形图案,也有以花果、草木、人物、动物为题材,在自然基础上装饰变形的纹样,巧妙应用点、线、面结构和色彩的晕染效果,使绣品充满了浓厚的装饰味。许多花卉虽然采用了几何结构的结块装饰手法,但依然与写实物象一样生动、逼真,更增添了几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