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四个扎扎实实”:党员中心户架起党群“连心桥”

11.10.2016  17:09

  收获时节,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白扎乡似一片金色的海洋,远处的白扎林场层林尽染,好似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近处的耕地里挂满熟透的果实,秋风拂过金灿灿的青稞,就像海面上的一层层波浪。田间地头,老乡们忙着收割青稞,乐得合不拢嘴,憨憨的笑容里掩饰不住的是喜悦。

  白扎乡东帕村,村主任俄格带领着几户牧户给阿牛俄色家的地里收青稞,收割机碾过,俄格就和老乡们将青稞秸秆打包成捆放到拖拉机里,拉到家里晒干后作为牲畜过冬的饲草料。不一会儿,阿牛俄色家的青稞就收完了,俄格又带着老乡们转战到了下一个牧户的青稞地里。

  “这几日,青稞都熟透了,我要组织我联系的13户牧户,赶紧将他们地里的青稞收完。”忙里偷闲的俄格说。

  俄格是老党员,1984年入党,1994年至今担任东帕村村主任,除了村主任外,俄格还有一个特殊的“头衔”,就是党员中心户,负责联络自己家附近的13户牧民。像俄格一样的党员中心户在东帕村有14个,根据地域划分,14个党员中心户遍布东帕村的7个社,联系了所有的牧户,党员中心户向各自联系的牧户上门宣讲党委政府的惠民政策及中央和省委的相关精神,还要联户帮扶困难群众。

  俄格作为党员中心户,除了联系牧户学习组织生产外,还帮助联系困难群众。在俄格家里,有一个温室大棚,大棚里种着黄瓜、辣椒、小白菜等。每年,俄格都会教自己的联系户种植蔬菜,将自己家的蔬菜幼苗移植给牧户,将自己家种的蔬菜送给其它牧户,帮助困难群众改善生活。

  党员中心户制度不仅仅在东帕村,囊谦县白扎乡党员中心户实现了全覆盖。2013年,白扎乡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推进党员管理便捷化,党员服务群众工作向基层延伸,服务到群众最后一公里。

  白扎乡地域广阔,牧民居住分散,一个村的牧户之间距离近则数十公里,远则上百公里,服务半径大,加之牧业生产转场频繁,牧区党员集中难、活动开展难、学习覆盖难等问题难以解决,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激发牧区党建活力,白扎乡坚持“因地制宜、居住相邻、易于集中、便于活动”的原则,在全乡10个村46个社中确定了96户党员中心户,覆盖全乡1.5万人,形成了“村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党员群众”的党员中心户联系服务群众的体系。

  党员中心户是矛盾的调解员。去年,东帕村宁达社和吉沙村卡麻社发生矛盾,原因是草山承包时地界划分不清而产生纠纷,两个村的两委班子协商未果,俄格就上门挨个做思想工作,同样,吉沙村的党员中心户也是挨门逐户做工作,最后,在党员中心户的调解下,两个社重新划定草山界限,草山纠纷解决的同时也消除了两个社彼此之间的隔阂。

  党员中心户还是村民事务的代办员,白扎乡仅东帕村就有27户牧民搬迁到州上居住,而这27户牧民中也有党员中心户阿扎,阿扎除了负责日常政策宣传外,还有一个职责就是充当这些搬迁到州上27户牧民的代办员,平常牧民办理低保医保等手续都是阿扎给牧民办,阿扎也成了牧民群众的贴心人。

  还有巴卖村巴卖社的桑求,是负责联络白扎林场林区牧户的党员中心户,桑求组织林区牧户成立巡山队和护林员,从事反盗猎、反砍伐工作,保护了林场的野生动物和植被。

  南格、多洛、俄格……一个个党员中心户,每年仅有300元的工资,200元是乡党委政府负担,100元是村两委班子负担。报酬微不足道,但是党员中心户们还是乐此不疲地奔走在各个牧户家中,草原深处时常能见到他们的身影,他们给牧民群众带去了知识,带去了政策,更是带去了新思想,他们将基层党组织服务延伸至每个牧民家中。

   共产党员就要带领群众致富

  同德县尕巴松多镇秀麻村优秀共产党员、秀麻村砖厂厂长加肉太积极探索完善“党支部+砖厂+群众”的运行模式,大力实施“能人带动”工程,在他的带领下村里按入股形式办起了砖瓦厂,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砖厂有了很大起色,村民每人每年平均从砖厂分到1200元。砖厂每年还吸收富余劳动力40多人,有效解决了群众的就业难问题。加肉太先后被县、乡授予“优秀乡土人才”、“最美农牧民”等多项荣誉称号。图为加肉太(中)和村民一起搬运砖块。(张多钧 杨展望)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