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起健康梦想的“硬实力”

16.05.2018  00:33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对2017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中,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公立医疗综合改革成效较为明显”名列其中,受到通报表扬。

  海西州地处柴达木盆地,幅员辽阔。实行医疗改革的进程在我省来说起步并不算早,加之本身医疗基础条件薄弱、资源分布不均衡、覆盖面广度不够等局限,医改中的难度可以说是“翻山越岭”一般。

  “坚持人民健康为中心,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为原则不动摇。”海西州被确定为“第三批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以来,克服重重困难,创新机制,着力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深化医疗卫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中,以打造海西特色,突出公益性性质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使当地医疗服务水平提质增效,最大化减轻群众看病负担,让群众惠享更多改革红利,扛起瀚海戈壁百姓健康梦想的重担。

  随着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海西州人民医院作为海西州一所三级乙等综合医院,主动担负起公立医院主体责任,以建设“健康海西”为基础,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作为最大的工作目标,通过发挥医联体总院辐射作用、加快信息化建设以及绩效内涵建设,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提高。

  凸显公益性,让群众就医负担更轻

  在海西州人民医院一眼就能辨识出敞亮的门诊大厅,而大厅从里到外透着温馨的气息,导诊医务人员对每一位进入大厅的人都笑脸相迎,主动式服务让前来看病就医的患者和家属获得不少“便捷感”,一旁的简易门诊更是避免了患者走弯路,第一时间便能获得救治。

  “公立医院因其特殊的公益性性质,成为群众就医的首选。如果不能体现出医院的公益性,以追求盈利和医院过度投入为主,那就会形成‘盯着病人的口袋,不管病人的感受’的恶性循环,不论是对于群众看病就医,还是医院长远发展都是不宜的。”罗秋平院长认为体现公益性是公立医院进行各项工作的前提。

  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到底如何彰显,让群众真正体验到公益性的普惠?州医院的做法对这个概念做了很好的诠释。

  医院先后实施了“零差价”和“两票制”,严格控制药占比,从源头切断了医药费不合理现象的产生,仅在去年一年让利药品差价达360万元。

  “过去一年,我院医疗收入同比增长了6.31个百分点,但其中药品收入和百元医疗收入同比下降了4.04和23.71个百分比,这组数据反映了我院在减轻患者负担和实现医院综合发展上的成效明显。”管理医院财务的张军勇副院长说道。

  杜绝从终端增加患者医药费用的负担,让医疗过程的每一步都公开在患者面前,这是医院进行改革过程的第一步。

  在医院医疗科的一台监测电脑上,每个患者从挂号、就诊、体检、住院、购药的信息一览无余,实时更新在信息化管理系统上。2018年年初,州医院便启用了这套系统,增强了对分级诊疗和临床路径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这套系统的应用,有效杜绝了人情转诊等不良现象,真正实现了让每个人公平就医。同时,临床路径的信息化管理,让医院医疗服务体系更加规范。”办公室主任吴泽广介绍到。

  州卫计委介绍,为了破除公立医院以药补医的逐利机制,实现医疗服务公平化、均等化,海西州不断增加对卫生事业领域的投入,仅2017年就达10.5亿元,占政府财政支出比由6.2%提高到8.3%。以投入换机制,仅药品零加成一项三年累计投入4353万元。

  力推多方联动,促优势资源共享

  家住尕海镇尕海村64岁的杜义德老人患有肺心病,需要定期到医院住院治疗。老人说:“以前都是去省医院看这个病的,这里看不上。现在咱们的医院也能看我的病,我再也不用每年花钱去省上看病了,家门口多方便。”

  仅仅一年半左右的时间,海西州人民医院就建立和启用了心血管内科和泌尿科两个科室,填补了重点科室不足的空白,满足了群众更多的就医需求。

  2016年,聂文成作为一名援青干部来到州人民医院担任副院长职务。期间,他看到海西地区心血管疾病患者往往得不到及时的救治,便发挥“医联体”的联动作用,协调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动担任学科带头人,计划创建心血管科。

  在半年左右的时间里,聂文成带领一队医务人员攻坚克难,并亲自主刀、指导,培养心血管科人员,州医院心血管内科便像新生儿般诞生了。

  “将‘医联体’建设和浙江援青结合起来促进优势资源共享,这既对医院突破发展增加了动力,补足了底子薄的短板,又将整个医疗体系及辐射面扩大,对深化医疗改革到每一层级作用很大。”罗秋平院长介绍到。

  目前,海西州人民医院与多家省级医院组建了省级医联体,初步形成省、州、市(县)三级医联体网络。通过信息网络实现省级优势资源下沉,实现了互联网+医疗模式的开展,目前已接收病理标本54例。

  构建多种形式医联体,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

  在海西州蒙藏医医院,每年都会集中“蒙藏医医疗集团”的药剂师在药剂中心进行作太炮制,将海西州内各大藏、蒙藏医院所需药材集中在一块,进行名贵药材的共同研制。

  “作太炮制是一种复杂的蒙藏药材制作方法,需要药剂人员有较高的技术和多人配合进行,而蒙藏医疗医联体的建立为这种名贵药材加工整合了人力、物力,极大地减少了制药成本,也促进了蒙藏医学的交流。”州蒙藏医医院副院长红纲说道。

  此外,天峻县、乌兰县建立了与省级医院“结对认亲”、推行“双主任、双专家”帮扶新模式。德令哈市建立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编制由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管理新机制。格尔木市、都兰县全面推进县域内医疗机构人员、财务、资产、药品、业务“五个一体化”管理,形成了既具地方特色,又体现区域整体活力的海西医改模式。

  倒逼机制,促医疗服务水平发展

  “很明显,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这两年自己的压力越来越大,像我们这些一线医务工作者更要不断鞭策自己,努力提高技术和医疗服务水平,奋力投入到新医改的落实中。”海西州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李文太说道。

  他说相比于以前,大家的学习氛围越来越浓,医院给每个医务人员的平台比以前更广阔,让自己有施展能力的机会。压力增加是因为发现自己的医疗技术与一些大医院的医务人员相比差距比较大,基础比较薄弱。

  当然,李文太也并没有因为自己底子薄而失去奋进的斗志。相反,在新的改革机制不断深入下,给他越来越大的发展动力。在过去两年里,他分别到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西青医院进修,这对于提升他的技术能力有了很大的帮助。

  “之前科室里也是医生各治各的病人,感觉比较封闭。现在有了新机制的鼓励,大家的钻研意识也越来越强了。”在经过1年多的进修学习后,李文太也变成了心血管内科的主刀,自从院里成立心血管内科后,自己主刀的手术就有50多例。

  同样,在海西州蒙藏医医院年纪轻轻的才仁达西已经是药剂中心的副主任。2013年从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毕业的他在医院招聘考试中考入药剂师职位。

  虽然才仁达西也算专业对口,但是面对种类繁多的蒙藏药材也非常头疼。“多亏了医疗改革中医院建立了名医工作室,在阅读过专家和名医现成的经验之作后,自己也得心应手了。”才仁达西说道。

  蒙藏医作为海西特殊的医疗体系之一,相关人才培养一直跟不上,这样也制约了医院整个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为此,州蒙藏医医院在改革中创新突破,以名医工作室和一对一教辅的办法,解决了医务人员短缺的瓶颈。

  海西州率先在全省开展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在不断完善医疗体系内部的规范和各项医务人员管理办法后,一批批热衷于医疗卫生事业的新时代医务人员投身到了改革的前列当中,也为促进海西医疗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服务能力,切实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摘自5月15日青海日报第5版)

心怀援青梦 力行良医术—— 记援青干部海西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曹飞
  青海新闻网讯 “那位脑部受伤的患者在海西州医院Qhnews.Com
海西公立医院 以改革开出“惠民方”
 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改卫生厅
海西州医改重点工作清单发布
  青海新闻网讯 实现县域内就诊率巩固在80%以上,Qh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