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攻坚一线故事:哈西哇村“变脸”记

21.09.2015  09:56

  “哈西哇呀哈西哇,土路土房土窝窝,拦不住姑娘往外嫁。草皮挡不住牛羊啃,有女不嫁哈西哇……”都兰县宗加镇哈西哇村村民间曾流传的几句顺口溜,绘声绘色地勾画出了原先在宗加镇12个牧业村中,因穷出名的哈西哇村的形象。

  离县城百余公里的哈西哇村,全村41个牧户零星地分散在316万余亩的草场上。乍听草场很大,可是能利用的只有55万亩。逐水而居、挡牛放羊是村民家庭生活的惟一指望。

  正因为没有别的选择,过去哈西哇人才拼命地比着增加牲畜的数量。可越来越多的牛羊,使牧草日渐稀疏,草山的沙化日益蔓延。

  除了草山、牛羊,“出路”又在哪里呢?

  就在哈西哇人心里一片茫然之时,国家实施的扶贫开发工程,让哈西哇人看到了牛羊以外的“饭碗”。哈西哇村村民开始了“变脸儿”———

  第一张脸:搞现代畜牧业,让牛羊换了个养法,村民换了个“活法”。

  “当初劝村民减畜,磨破了嘴皮。挨家挨户,把扶贫政策的好处讲透了,剩下的也就水到渠成了。”村党支部书记温国忠至今记忆犹新。

  州县扶贫部门和村“两委”先是引导村民核减牲畜、以草定畜、划区轮牧后,接着成立了由扶贫资金捆绑“垫起家底”的哈西哇村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宗加镇哈西哇高原牦牛改良发展专业合作社。在村里党员干部拿出自家牛羊到合作社入股的“先行先试”后,村民开始参与进来。以每家200只羊的固定标准参股入社,通过推行合作社专业养殖,村里原来的5万多头只牲畜下调到1.4万余头只。

  草场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昔日的草原重现勃勃生机。牲畜少了,因为合作社的集中饲养、经营,牛羊出栏率高了,又因打上了“生态”标签,村民的收入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提高了。

  尝到甜头的哈西哇人,把脚下的路在往宽处深处走。

  同样靠着精准扶贫政策的扶助,哈西哇村利用身边的八宝山、秀沟、乌龙沟等高山草原拥有大量野生牦牛群的优势,摸索出发展野牦牛杂交繁殖的新型产业。几年下来,成群的杂交野牦牛、改良优质牦牛成了“金牛”。去年,合作社的账上仅此一项挣来了40余万元的纯收入。村民们回过神来、咂摸出味儿来——“同样是养牛羊,经扶贫政策‘包装’后的牛羊,与从前可大不一样了。”

  其后,一双双抓惯牧鞭、从没与庄稼地沾过边的手,同样靠着州县扶贫、农牧、林业部门一起“撑腰”,开始侍弄起大片的枸杞林。

  回到近八年前。看到枸杞红了海西,红了近在村边的诺木洪地区;看到邻居们靠着一颗“小红果”,闯出了生态和经济两全其美的路,哈西哇人“眼热”起来。可种枸杞前期投入大,三年才能见效益,尤其是哈西哇人此前是纯放牧,谁也没干过务农的营生,这又让哈西哇人犹豫犯难了。

  扶贫部门带着资金来了,农技、林业部门带着良种枸杞苗和技术人员来了……哈西哇人心里有底了。

  哈西哇村先从诺木洪农场承包了50亩耕地,同样还是由村里敢先“吃螃蟹”的19名党员干部试种枸杞。一番起早贪黑的滚打后,汗珠换来了50亩地上枸杞枝繁叶茂、果实累累。这景象让一位枸杞种植大户动了转租的心思,每亩4000元的高价,让村里获利20万元。哈西哇人借诺木洪的地,在枸杞树上摘下了“第一桶金”。

  紧接着,哈西哇人从诺木洪农场承包了613亩耕地,把全村人都引到了枸杞地里。各对口部门从手把手地教,到苗木繁育、整形修枝、虫害防治、晾晒制干、精深加工、分级包装等全程指导,让每户有个枸杞种植明白人,全村80%以上的牧民掌握了枸杞种植的绝活儿,当年的枸杞收入达到了31万元,村人均收入猛增到了7000多元。

  望不到边的枸杞林让哈西哇人心越来越“野”。村里成立了枸杞专业合作社,注册了“宗加”枸杞商标,身价高昂的黑、白枸杞也成了“摇钱树”。雪球滚到去年,全村已种植枸杞5000多亩,合作社收入达到200多万元,人均分红1.6万元。村里安排的30名常年在村枸杞示范园区务工的村民,收入竟高达30多万元。

  兜里有了钱的哈西哇人,各种“变脸”次第亮相。

  “靠山吃山”。哈西哇村在扶贫项目资金带动下,又自筹资金办起了村野生蘑菇加工厂,产品走俏市场,在村集体经济开了财源的同时,安排村里的十名残疾人到厂里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增加收入。

  “靠水吃水”。在扶贫项目资金支持下,哈西哇人在穿过村里的田格力河畔办起了家鸭野养场,目前养殖已达2200只草原鸭,又为村里开出了财路。

  “靠景吃景”。依托蒙古族风情,盘活村里的草原、河流、景点资源,以村民合资入股的形式在千年贝壳梁附近竖起了“牧家乐”的招牌,仅今年3个月,就挣来7.5万元的旅游收入。

  哈西哇村村民在一张张“变脸”中走向了村强民富。村民的医疗和养老保险金全由村集体经济“埋单”;从2010年起村里每月给全村60岁以上老人发放100元的生活补助;去年,村集体经济累计超过260万元,村人均年收入达2.46万元,全村提前实现了家家都有汽车的目标;今年6月,在鞭炮声中,全村41户村民重新规划的二层别墅楼安居工程破土动工了……(刘法营)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