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攻坚一线故事——“这日子今后有盼头了”

08.12.2015  19:34

 初冬的上阴田村,暖阳洒在干净宽阔的硬化路面,抬眼望去,一排排太阳能路灯整齐明亮,女人们正在文化广场上排练舞蹈,老人们围聚在老年照料中心哼着青海民歌,汉子们在崭新的牛棚里忙活着给牛儿们补充“营养”。

“面子”亮了,腰包鼓了,这祥和安宁的画面,在2013年以前,是上阴田村村民从未畅想过的“小康梦”。

如今,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精准扶贫的帮助下,从村容村貌整治、文化广场建成、供水管道铺设,再到安装太阳能路灯、建成老年照料中心……如今 的上阴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收入由原来的年人均3900元,增加到现2015年预计人均8100元,成了附近有名的脱贫致富示范村。

若说这些基础设施的大变样只是“面子工程”,那么解决上阴田村深层难题、扶贫攻坚,为村民谋长远致富路子,实现特色产业脱贫,则是让贫困村变身致富村的“利器”。

仅授鱼而不授渔,永远拔不掉穷根。了解到上阴田村的现状后,2013年,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李爱民带队一 次又一次踏上上阴田村,走家串户,倾听村民脱贫致富的意见建议。村干部感慨而发:“我们村是少数民族村,全村1600多人,仅有一半劳动力,常年靠传统牛 羊养殖为生,养殖经验不少,但基础设施太落后,也没有育肥畜棚,制约了我们想发展育肥养殖业的念头。”

村干部看似无奈的一席话,却让李爱民一行人看到了精准扶贫的方向。2014年,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人与村党支部成员协商发展牛羊育肥产 业,研究制定《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14-2015年定点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上阴田村“以牛羊养殖为主、劳务输出为辅,以技能培训为途 径、项目支撑为依托”的帮扶思路。“一把手”和分管领导协调省交通运输厅、省农牧厅、省民政厅等相关单位,为上阴田村争取道路硬化15.6公里、牛羊育肥 畜棚50个、老人照料中心、文化广场等项目资金共计517.6万元。此外,村里还成立了牛羊育肥合作社,村民通过入股或到合作社务工的形式,参与到牛羊育 肥项目中,共享发展成果。

“根本没想到,我还有机会学开车!”为了让村民在特色养殖之外多学“真本事”,拓宽脱贫致富途径,该厅使出“看家本领”,利用农闲时间,投入12.5万元,依托门源县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为上阴田村举办了50人的汽车驾驶员培训班。

强农富农,补上全面小康的“短板”,结合“结对帮扶”活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支部对口村里的10户贫困户,一对一支助了13名贫困家庭学生,还为村老党员、贫困户、残疾人送去了价值31万元的物资与现金。

“这两年村里发生这么大变化,我家也靠牛羊养殖买了大电视、洗衣机,这多亏了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这日子今后有盼头了!”村民马宝福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一个贫困村的脱贫致富的样本。(张 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