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风采】一个称谓一个责任

20.10.2017  16:28

  青海新闻网讯 杜发星,这个往日站在讲台上的党校教师,如今黝黑结实,俨然一个农村干部的形象。因为扶贫工作出色,他被评为2016年度全省脱贫攻坚优秀驻村扶贫干部。

  2015年,杜发星被派驻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红柳村担任第一书记,2016年8月,又兼任该镇东村第一书记。凭着一股子踏实认真的工作劲头,不到两年时间,从一个理论能手到优秀扶贫干部,杜发星在华丽地完成了身份转换的同时,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扶贫干部的责任与担当。在杜发星的带领下,两村的精准脱贫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富有成效。

  2015年10月,杜发星来到郭勒木德镇红柳村担任第一书记后,承担红柳村软弱涣散党组织转化工作,他努力争取到82000元工作经费为村民办实事,给红柳村通了公交车;为红柳村“大头哥”劳务品牌推介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在2015年12月24日举办的全省劳务品牌汇报会上,杜发星亲自汇报,取得全省第一名的佳绩;承担精准扶贫2户,为贫困户落实120000元的物资及资金;红柳村民族团结考核为达标村。经一年不懈工作,红柳村通过镇、区、市级考核验收,成功摘掉软弱涣散帽子,并获得海西州优秀村两委班子。

  在担任红柳村第一书记期间,杜发星入户走访、精准识别、精准发力,每一天都在为老百姓的致富谋出路、想点子。通过积极引导贫困户入股合作社、与联点单位联系、争取上级扶贫资金等方式,圆满完成了扶贫攻坚任务,给党和红柳村村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当杜发星来到东村担任第一书记后,通过前期入户走访,发现东村实际情况与红柳村截然不同——红柳村的扶贫任务比较轻,只有2户4人,扶贫难度比较小。但东村的工作量是他没有预料到的,可以说,格尔木市的扶贫工作有七分之一的工作量都在东村。杜发星说“东村是38户115人,我深感责任重大。第一书记不仅仅是称谓,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2016年8月,在贫困人口最多、基础最差、如期完成脱贫任务最艰巨最紧迫的情况下,杜发星来到郭勒木德镇东村全力抓精准扶贫工作,针对东村户籍人口11000余人,流动人口5000人,贫困户38户,115人的现状,当时无精准扶贫台账资料,16家帮扶单位与东村贫困户没有签订结对认亲书,4名联点市级领导有2名退休的现状,杜发星迅速投入工作,勇于担当,直面问题,强化举措,及时与组织部协调,于8月31日召开东村16家帮扶单位结对认亲大会,将帮扶单位分成4组,与38户贫困户结对认亲,建立市级领导为组长,组内设置牵头单位,其他帮扶单位为组员的工作机制,在短短一个月时间便补齐了2名市级领导为组长,东村扶贫工作步入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