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培训让海西州农牧民坐上就业直通车

01.12.2014  18:53

      “这道菜学起来简单,等我学会就做给家里人吃。”近日,格尔木市长江源村的牧民们参加烹饪、缝纫等学习班,忙得不亦乐乎。今年,该村广大牧民群众通过各类农牧民就业技能培训,学到了一技之长,为今后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奠定了基础。

  笔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格尔木市紧抓农闲有利时机,组织开展“农闲变农忙”活动,围绕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建设,通过绿色证书、阳光工程、新型职业培训等项目,不断扩大培训覆盖面,提升农牧民技能水平,促进农民增收。

  为切实提高农牧民群众就业率,结合该市产业特点和企业用工需求,格尔木市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重点开展订单式和定向培训,切实让农村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从而实现素质就业、稳定就业。在农牧民培训活动中,该市积极申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合作组织),人均投入2000元对50名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及涉农企业负责人、骨干等生产经营型农民进行生产管理与市场营销等全产业链技能培训,完成培育任务的对象及所在单位将按规定优先享受省州市有关惠农补贴政策及资金扶持,引导合格的农村劳动力成为职业农民,为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增加农牧业政策补贴、完善社会管理等,让他们安心务农,同时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培训,确保他们的收入高于外出打工。同时,扶贫办落实2014年“雨露计划”培训工作,投入22.5万元,对150名农户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裁缝和烹饪专业技能培训,要求培训机构与员工签订供需合同,实行订单式培训,在学员结业后,由扶贫部门、乡镇政府、培训机构分批分期输出用工单位或扶持自主创业,落实就业岗位,切实解决农牧民就业。

  市就业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在培训的同时,他们积极与辖区内的企业对接,为企业和培训学员搭起一个沟通的平台。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通过这样一些培训提高农民技能的掌握,另一方面也为企业输送合格的产业工人。

  截至上半年,该市累计完成各类农牧业技术培训1422人次,加大劳务输出力度,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893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4911.5万元,依托“农民田间学校”培训860人次;组织实施50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2013级现代农艺(枸杞)技术班第一学期职业教育培训,3年培训完成后颁发正式中专学历证书。

  据统计,“十二五”以来,该市依托阳光工程、绿色证书、重点农业技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粮油高产创建、草原生态保护、枸杞统防统治等项目,累计举办专项技术培训(种植业生产、畜牧草原、渔业、兽医、农机、涉农企业服务等)、职业技能培训(草原管护、生态畜牧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蔬菜及园艺栽培等)、农民技术员等各类培训班245期,培训农牧民13562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