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国家公园建设出把力 期盼三江源越变越美丽

18.04.2016  11:45

  “我要时刻用生命维护自己的家园,让母亲河源头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为子孙后代留下‘美丽生态’这座‘金山银山’。

  今年48岁的扎西尼玛,是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扎陵湖乡诸多“生态守护员”中的平凡一员,这个皮肤黝黑、高大腼腆的藏族汉子,立志用尽余生,为母亲河生态环境变得更加美好付出全力。

  如果有人问扎西,做一名生态管护员有什么好?他定会用坚毅的眼神告诉你:是责任,是使命……

  在扎陵湖乡副乡长更强吉的翻译下,扎西保护生态的故事向我们徐徐展开……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过度放牧、乱采挖,黄河源头生态环境一度恶化,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湖泊面积缩小,野生动物大面积消亡,导致自然灾害频发。2004年初,黄河源头鄂陵湖史上第一次出现出水口断流,且长达5个月。如今想来,扎西依然心口作痛。

  实施生态移民、禁牧政策后,父老乡亲背起行李、卖掉牲畜,离开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通过培训掌握了一技之长,有的人则留下来,做公益岗位生态管护员。2012年12月,扎西也报名成为管护员队伍中的一员。

  同全乡2000余名乡亲一样,扎西的“环保意识”是与生俱来的,在扎陵湖乡,每个人都是义务生态保护者。

  “一定要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生态保护提出的重大要求,扎西几乎一字不差地背了下来。

  听说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的消息后,扎西和乡亲们很激动,他们拭目以待,期盼三江源越变越美丽。

  “反复领会习总书记的话语,我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作为一名生态管护员,我不仅仅要做好自己责任片区的日常巡护,制止在禁牧区开垦、采石、挖沙、取土、放牧等损坏草原生态的活动,制止乱捕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行为,更重要的是要将党和国家的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政策信息宣传给群众,让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到生态保护和建设中来,通过广大河源儿女的共同努力,让三江之源带给子孙后代更多的‘生态财富’。

  到这里,扎西露出洁白的牙齿,嘿嘿笑了。“其实,虽说是公益性岗位,但每个月都能领取到1800元的工资。

  即便老了不能再胜任生态管护岗位,也要坚决守护“一江清水源头净”。扎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