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视点:“拉面经济”拉动18万青海人富起来

16.03.2018  16:42

青海省扶贫拉面产业培训服务中心。

  

  在化隆牛肉拉面技能大赛上参赛选手正在拉拉面。

  2016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有代表谈到精准扶贫,介绍青海扶贫攻坚举措,包括劳务输出过程中形成了像“拉面经济”这样的品牌。总书记询问青海拉面的由来、与兰州拉面的区别、经营拉面人员的情况等。听说现在青海有2.8万家拉面店,有18万人在全国各地从事拉面经营,不少人都由此成为了企业家,总书记对此表示肯定。

  我省拉面经济品牌发源于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20多年前,黄河两岸的化隆农民,迫于生计,走出大山创业,依靠一碗面,走遍全国各大城市,正是这一碗面,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如今走进在化隆的几个“拉面村”,都能看到一栋栋小楼拔地而起,化隆县农民从封闭农村进入现代都市,从小农意识走向市场经济,“富了口袋”也“富了脑袋”。

   拉面经济成为撬动劳务输出重要杠杆

  拉面经济如何撬动劳务输出?

  我们先看一组数据,去年,我省群众在全国280多个城市,开办经营拉面店近3万家,从业人员18.2万人,从业人员占全省劳务输出总数的15%。而我省拉面经济发源地的海东市少数民族群众在全国270多个大中城市开办的拉面店达2.63万家,在东南亚及周边国家和地区开办拉面店200多家,从业人员16.9万人,“拉面经济”及相关产业经营收入达148.51亿元,实现利润50.53亿元,从业人员工资性收入41.18亿元。

  “循化撒拉人家”和“化隆牛肉面”同时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填补我省无集体商标的空白,而这两家餐饮企业成为了我省的知名品牌,更是成为我省拉面经济的“代名词”。人们一说青海拉面,首先想到的就是化隆牛肉面和循化撒拉人家。

  依托拉面经济的品牌,越来越多人从事拉面经济工作。以化隆县这个“拉面县”为例。目前,化隆县籍的农民在全国270多个大中型城市开着1.5万家拉面馆,约占我省的一半,全国的四分之一,劳务输出人员每年持续增长。

  化隆县拉面经济撑起了我省拉面经济的“半边天”,究其根源,是近年来地方党委政府对拉面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

  去年,化隆县为鼓励农民外出开拉面馆,加大贷款放贷力度,先后共发放拉面经济贴息贷款2亿元、授权总额度达1.2亿元的拉面信用卡,农民群众发展拉面经济融资难问题迎刃而解。

  同时,化隆县以高质量拉面人才的输出为原则,“先培训、后输出”,投入1840万元,从职业道德、经营理念等方面入手,培训拉面匠等3.4万人(次),为拉面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人才保障。正因如此,才涌现出了全国优秀农民工马乙不拉、拾金不昧的海南省道德模范马牙古拜等先进事迹。

  今年30岁的韩琳是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查汗都斯乡苏志村村民,家中9口人,没有耕地和牛羊,家中一年的收入是依靠父亲在外打零工。依托拉面经济带动劳务输出,韩琳和妻子来到县城的撒家院,韩琳在这里学习拉面,妻子干一些洗菜打扫卫生的活,一个月下来,夫妻俩也有6000多元的收入。

  撒家院为30多个像韩琳一样的劳动力提供了工作岗位,让他们在这里学习手艺,这完全是由于撒家院的老板韩乙四么力曾经也是从这条路上走来的,深知就业创业的艰辛。

   拉面经济为精准扶贫注入“强心剂”

  穷则思变。如何变、怎么变?答案就是那一碗拉面,投资小、规模小、见效快无疑是发展拉面经济的最大优势所在。对于海东市来说,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贫困区域广是实际,实现海东市精准脱贫,就要在这碗拉面上做文章。

  去年,马毛它海日投资1200万元的兴茂饭店在化隆县群科新区试运营,饭店的80多个服务员全部是当地困难群众。说起兴茂饭店,马毛它海日开玩笑地说:“对于我来说更懂得这一碗拉面的力量。”

  马毛它海日老家是化隆回族自治县县德恒隆乡牙曲滩村,说起以前的苦日子马毛它海日真诚地说,“那时候,一年到头全家人趴在地里,靠天吃饭,一年下来,收入能有个800元就不错了,每个月电费都交不起,一到每个月收电费时就发愁,被迫无奈才想着走出去开拉面馆。”

  怀揣着致富梦,马毛它海日带着家中仅有的2万元钱来到了天津,开起了拉面馆,从一家不足30平方米的拉面馆做起,一碗碗拉面拉出了十几家分店,也拉出了如今的兴茂饭店。

  马毛它海日是海东市众多贫困户实现脱贫的缩影,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乃至是带动全村实现脱贫”。

  为鼓励更多的贫困户依托拉面经济实现脱贫,我省创造性地开启带薪在岗实训模式,每年组织有就业意愿、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到拉面店参加带薪在岗实训,实训期间工资由拉面店支付。对实训期满1年且具备相应技能的人员,一次性奖励5000元,对拉面店(含带徒师傅)按实训人数每人给予7000元奖励;第二年继续带薪在岗实训的人员,再给予5000元奖励。

  带薪在岗实训的意义不言而喻,学员带薪培训,参加培训的学员在实训期间由拉面店支付工资,保证了学员的收入,在拉面店实训的学员月薪平均在3000元左右,能坚持培训完的学员,凭工资收入就可以实现脱贫。同时,整个培训历时2年,学员在拉面店边工作边学习,主要学习拉面制作技术,同时接受面店运营管理等各方面实际训练,对于贫困劳动力掌握技术、树立就业创业新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就在去年,我省有1418人报名参加带薪在岗实训,其中已签订劳动合同826人,精准帮扶转移就业669人,21户贫困户筹资开设拉面馆实体店。截至去年年底,海东市已有1.28万户、约7.26万贫困人口通过从事“拉面经济”实现脱贫。

   拉面经济让产业发展“源头有活水”

  化隆县扎巴镇窑洞村的马青云,曾是村里第一个“上班族”,获得过“全国优秀人民警察”“青海省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13年,马青云辞去公职,回乡创业,建立了拉面电商中心,推进“互联网+拉面+N”。

  马青云打造的拉面电商中心主要为我省20万拉面人、3万家拉面店提供劳务服务、信息服务、产品服务和线上培训。由拉面电商中心延伸而出的中央大厨房推动我省特色产品销售,更是带动了当地特色产业发展。

  马青云介绍,目前,全国的拉面馆每天的牛肉需求量达150吨,各种蔬菜、调味品、奶制品的需求更是无法计算。依托拉面店平台,化隆县做大拉面产业上下游产品研发和配送产业链,拓展全国各大城市市场。实施年产2500吨牛骨汤粉包装生产线、10万吨高原小油菜油料加工、拉面汤料加工、百万只养鸡产业园等项目。

  就在去年底,中国拉面小镇绿色产业园开工建设,标志着化隆县以拉面经济为主,集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物流、销售配送为一体的全国拉面“中央大厨房”食材供应基地建设拉开了大幕,拉面全产业链的打造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同时,也标志着化隆县迈出了拉面经济扩面、提档、升级的坚实一步,必将促进化隆拉面经济向精致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

  同时,我省按照“互联网+拉面+N”的思路,规划建设了拉面产业孵化中心、扶贫拉面培训服务中心、中国拉面网、“互联网+”拉面电商服务中心和拉面扶贫“二合一”大数据平台等。通过项目推荐引导返乡创业,带动贫困群众1.5万多户从事种草养畜、种植油菜等作物、为全国各地拉面馆冷链配送牛羊肉等。(张多钧)

   视点短评

   从作坊式到品牌化

  一碗拉面的力量究竟有多大?或许我们可以用扭转乾坤、翻天覆地来形容。

  正是这一碗拉面,对于我省劳务输出和精准扶贫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省十几万贫困群众也是依靠这一碗拉面挣足了“票子”。这一碗拉面让我们赚得盆满钵满,但是我们也清晰地认识到,拉面经济虽是我省的一个传统优势,但在当前形势下也面临不少问题,尤其是拉面经济品牌化提档、升级。

  首先,我省拉面经济发展起点低,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薄弱,大部分拉面店已然是经营凭个人摸索,管理靠亲友帮衬。要实现品牌化、规模化发展,必须树立和打响“青海拉面”品牌标识,推动拉面店规范建设和品牌连锁。

  其次,我省拉面经济融资难,转型升级进程迟缓。但好在近年来,我省在就业创业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带有真金白银的扶持政策,政府扶持是药引子,撬动全社会的投入,带动了拉面产业园建设,发展拉面产业链。

  最后面临的就是整合难,无法形成品牌规模效应。对此,海东市大力培育“化隆牛肉拉面”、“循化撒拉人家”等品牌,展开了“统一装饰风格、统一店员服饰、统一拉面简介和统一店名牌匾”的行动。

  总的来说,我省“拉面经济”发展趋势越来越好,在各级党委政府重视下,经过多年滚动发展,我省“拉面经济”正在由“小而散”向“大而精”转变,处在一个提档升级的关键时期。(张多钧)

   故事传真

   “厦门拌面”缘起化隆

  沿着快捷的高速公路,翻过青沙山,随着“拉面之乡欢迎您”牌子的指引,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巴燕镇在初春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很温暖。大街小巷,大大小小的拉面饭馆里人头攒动,美味飘香。

  用牛肉面的手法将面煮熟,均匀地平摊在餐碟上,配上自制的纯肉酱浇头,撒点葱花,即成一盘地地道道的“厦门拌面”。这个几乎在化隆县每家拉面店里都卖得火热的面,便是当初第一个走出化隆的拉面匠韩录自创的。

  上个世纪80年代末,韩录还是生活在化隆县一个偏远小山沟里的农民,有想法的他不甘心就这么贫穷下去,带着东拼西凑的7000元钱,毅然决然来到了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厦门市,红红火火开起了拉面店。

  当时,南方人对牛羊肉和面食都不太习惯,为了吸引眼球,韩录就把店里的后厨搬到了店门前,摆了个拉面案子,在上面揉面、和面、拉面,每天把自己的拉面技艺展示给大家,他的行为吸引了不少食客走进店里品尝牛肉拉面。就这样,韩录很快在厦门打开了局面,当年纯收入就达到了5万元。

  尝到甜头的韩录决定乘胜追击,又开起了一家名叫“厦门第一家拉面馆”的饭店。“那个时候厦门还没有拉面店,来厦门游玩的很多游客看中拉面的经济实惠,来店里吃面人的就越来越多,我还把在化隆的亲戚朋友们全都叫来一同帮忙,还帮着很多老乡在厦门开起了自己的拉面店。”韩录回忆道。

  在厦门开店期间,韩录还通过仔细得观察,根据厦门人的饮食习惯,首创了厦门拌面。“厦门拌面是我根据厦门人吃不惯热腾腾的面而改进的,改进以后卖得相当好呢,这种面出了厦门市,别的地方还找不到相同的,到现在很多拉面店里虽然在做厦门拌面,但不知道它的来历。”韩录打趣说着。

  时间一长,韩录在厦门通过拉面挣到钱的事情在化隆县迅速传开,于是,全县有着拉面手艺的人们都坐不住了,再加上化隆县当时大力度的政策扶持,化隆拉面经济迅速风起潮涌,化隆拉面馆在祖国各个城市星罗密布,甚至开到了东南亚,走向了世界,成为各个地方快餐消费的主力军。

  “走出一步天地宽”,在厦门海边最美的路上,一家叫“西北拉面”的饭馆里,放着一块这样的牌匾。这个从一九九四年挂到现在的牌匾,正是改革开放以来化隆的发展和青海拉面经历的印证。“当时谁也没想到,当初的韩录从一个普通的庄稼汉,竟带动了青海拉面经济的腾飞,彻底改变了众多原本靠天吃饭的西北庄稼汉们的生活轨迹。”海东驻厦门劳务办事处主任马成祥感叹。

  在厦门这么多年的时间里,韩录不仅生活条件变好了,而且见识也广了、眼界宽了、思想先进了,两个孩子也都大学毕业,在西宁找到了好工作。“以前,在化隆农村三代人也培养不出一个大学生,现在我一代人就培养了两个大学生,真的要感谢这碗面。”韩录颇有感触。

  韩录正是以这种“敢为天下先”的创业精神,带着高原人民的睿智和吃苦耐劳精神,闯开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罗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