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面让民族团结之花开得更艳

28.12.2018  12:14

  青海新闻网讯 4000年前,世界上第一碗面在青海海东出世。4000年后的今天,以化隆县为主的“拉面大军”以数以万计的拉面馆为载体,将拉面“拉”向全国,创造了“拉面经济”这一名词。同时,也正是这一碗面,在海东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中,不仅让全国各族人民对青海穆斯林群众有了更加深刻地了解和认识,而且让民族团结之花开得更加艳丽,为民族团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宣讲滋养民族团结之花

  去年12月份,海东市委、市政府立足全市17余万人在全国270多个大中小城市开办拉面店的实际,着眼展现海东新风貌,塑造海东新形象,以及拉面产业长远发展,精心组织向外出从事拉面经济的海东籍务工人员广泛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理念,使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民族团结进步理念深入到17万拉面从业者心中。

  今年同一时间,海东又一次把中央、省市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暨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带到上海、广州、天津、杭州等省外海东籍拉面人心中,为拉面从业者融入当地社会、遵纪守法、诚信经营和返乡创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和法律保障,引导他们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积极融入当地社会,与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牢记党的恩情,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两次宣讲都得到了上海市民宗委主任花蓓的高度赞赏和大力支持。她表示,海东市两次组团走进上海,为拉面从业者宣讲有关中央精神和法律法规,在她任职期间尚属首例,青海做法值得肯定和赞赏。作为民宗部门,将继续做好有关服务管理工作,完善宣传教育机制,通过服务引导、依法管理等措施,进一步做好对青海籍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工作,希望双方继续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拉面从业者互相了解,增进共识,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河北省廊坊市民宗局局长杨毅也说,海东组团来廊坊给拉面匠宣讲党的政策是在替我们做这一工作,非常了不起,廊坊市将在引导、培训、公共资源共享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为海东拉面人融入当地社会创造条件。

  2017年以来,海东市把拉面经济作为民族团结创建的有效载体和品牌工程来抓,制定了《海东市创建民族团结进步“进拉面店”工作推进方案》,积极开展流入地、流出地共建共创,创建“进拉面店”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市民宗局与18个省市签订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跨区域服务管理协作协议》,设立88个劳务办事机构、派驻干部92人。

  随着拉面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在回族、撒拉族的基础上,汉族、藏族、土族等民族也逐步融入其中,各民族融合发展的和谐局面日益形成。循化县驻上海市拉面办事处主任韩仲伯说,近年来,广大拉面人见识广了、思维宽了、思想更加解放了,积极融入当地社会,服务当地群众,坚持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的理念,与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成为了当地社会和谐文明发展的一分子。

   民族团结融入拉面人家

  “灾害面前,大家都是深圳人。”这是在广东省深圳市开拉面店的杨毛沙在2015年深圳发生山体滑坡后说的一句话。2015年,深圳市光明新区发生山体滑坡,来自化隆县甘都镇的杨毛沙第一时间组织当地的拉面人,践行大爱之心,累计捐送爱心餐7000余份、矿泉水1500余箱,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赞许。

  “既然来了就是深圳人,做餐饮的,能做的就是送饭。”杨毛沙第一次遇到这么大的灾害,而且就在自己的身边,他知道应该为深圳做点什么,因为他觉得深圳是他的第二故乡。他说:“来深圳十多年了,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离不开深圳各级政府和市民的支持。如今,深圳市民遇到困难,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帮他们渡过难关。”

  杨毛沙的事迹被每个青海拉面人夸赞着,他用实际行动,把民族团结放在心里,付诸在行动上,不仅让家乡的民族团结之花灿烂绽放,也把民族团结的种子播撒在了千里之外的深圳,以实际行动践行民族大团结。

  近年来,海东拉面从业大军积极融入当地的生活,发挥拉面人善行善举的良好作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涌现出了一批互帮互助、见义勇为的模范典型。如在海南省拾金不昧的马牙古拜;在河南安阳的拉面人冶乙卜拉为环卫工人免费提供热腾腾的拉面;在外创业的化隆籍青年马成义,在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件中连续100天为受灾群众、救援人员和志愿者送去了3000份爱心拉面和蛋炒饭;在湖北荆门市经营拉面店的27岁小伙马辉军,拾金不昧,将捡到的5万元现金如数归还给失主,并长期向当地环卫工人、困难群众等弱势群体免费提供“爱心拉面”;在上海开拉面馆的马春虎收留有精神障碍的外地小伙11年,回乡创业四处托人通过西宁警方联系到了其家人,并把其打工得到的14万元交给其家人……他们先后获“感动海南”年度人物、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河南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等荣誉。同时,化隆籍的韩东当选为深圳市人大代表,循化籍的韩维林、韩福忠分别当选为济南市政协、合肥市包河区政协委员,彰显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情怀。

  一碗拉面,不仅“拉”出了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还拉近了各民族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加深了民族之间的感情。广大拉面人用一碗又一碗的拉面,用最朴实的行动传递社会正能量,既塑造了海东人形象,又为所在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彰显了海东人民浓浓的民族情、团结情、爱国情。

   拉面经济成了品牌工程

  拉面经济是海东的优势产业,这一产业发展的好坏,事关海东脱贫攻坚决胜大局。因此,海东始终将拉面振兴发展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常抓不懈。目前,我市群众在外开办经营的拉面店已达到2.72万家,从业人员达17.3万人。2018年拉面经济经营性收入154亿元,实现利润41亿元,从业人员工资性收入42亿元。一碗碗拉面成为群众的团结面,也促进了拉面人与当地群众的交流交往交融,是一幅活生生的民族团结画卷。

  今年化隆县杏花节期间,拉面技能大赛在化隆群科新区举办,参赛者做的拉面都达到“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的牛肉面标准,让参赛者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拉面水平。

  4月7日,化隆牛肉面品牌发布会和商标使用授权会在群科镇举办,让30年来借着“兰州拉面”的化隆拉面人终于有了自己的品牌。

  4月8日,青海拉面助推乡村振兴论坛在群科镇举行。主旨演讲人分别讲述了拉面如何发展壮大、如何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如何走出国门、如何构建安全体系发展新模式将拉面店全面推向金融征信系统,为拉面店融资全方位创建便捷真实免复核征信依据,从根本上解决了拉面店贷款难的问题。

  7月27日,青海省拉面产业行业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面对新形势下好政策,协会自觉把拉面经济放到推进“一带一路”和“精准扶贫”的改革大局中去思考、去筹划,力争为促进民生工程,突破拉面发展空间和技术进步作出贡献。

  近年来,天津、湖北、上海、广东等近33批省市县拉面经济考察团来化隆,相互交流经验、介绍情况,签订共赢协议。化隆县先后派民宗、就业领导到天津东莞等地开展化隆籍务工人员法律、政策、业务和技术等知识培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民宗局组织化隆籍在佛山市务工人员20余人前往阳江市爱国教育基地阳江县旧址、阳江市烈士陵园、南海一号博物馆参观学习,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瞻仰了革命烈士纪念碑,了解阳江市情和发展。

  目前,拉面经济作为化隆县的一项特色产业已成为农民群众的“脱贫经济”“致富经济”和“生态经济”,对带动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主导性作用,可以说,拉面已成为了当地群众摆脱贫困的致富面、促进和谐的幸福面、提升生活品质的小康面,民族团结的“催化剂” “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