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辍保学:让该上学的孩子一个都不落下

05.09.2017  14:44

李二堡中心学校五年级学生冶阿西亚,家住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李二堡镇康各代村寺儿沟拉社,因父亲交通事故死亡,母亲改嫁,家中只有残疾奶奶和爷爷,为了照顾家人她于六年级辍学。经老师、村干部多次家访劝学,爷爷最终同意让小孙女复学。9月1日,冶阿西亚又回到了昔日的学校,最让冶阿西亚担心的落下的课程,也由学校专门安排的课外辅导老师帮助她课补了回来。冶阿西亚重返校园,是我省开展“控辍保学”工作的一个缩影。

为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工作,近年来,我省制定了一系列的“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并在全省形成了政府、社会、家庭、村组和学校齐抓共管、常抓不懈的“控辍保学”良好局面。

全覆盖,全过程,精准落实贫困生资助政策

“爸爸,我想去省外上大学,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在今年的高考中,就读于乐都一中分校的焦兴辉考上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成了全家人的骄傲。

“高兴归高兴,难题也来了,去省外上学,花销更大。”焦兴辉一家是海东市乐都区中岭乡草场村贫困户,父亲焦玉祥坦言到。

当他们得知考上大学县里有补贴,很是兴奋,“教育扶贫给儿子带来了走出大山的希望。”焦玉祥说。

“一年一度的高考录取已结束,我省将有近4万学子怀揣高校录取书步入新的殿堂。按照教育部的统一要求,我省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今年考上大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三不愁’”省教育厅学生工作管理办公室主任张普权介绍道。

一是入学前不用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通过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解决学费和住宿费问题。我省今年生源地助学贷款仍然坚持“应贷尽贷”的原则,不设贷款规模和贷款人数的上限;扶贫部门对建档立卡的学生在上学期间每年都有专项资助;各地方政府对考上大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有资助政策;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予以路费补贴,考入省外院校1000元、省内院校500元。

二是入学时不用愁。对一时没有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没有筹集到上学费用的学生,可以通过学校的“绿色通道”直接报到入学,缓交学费和住宿费。

三是入学后不用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在高校申请国家助学金、校内助学金、勤工助学等多项资助。

为了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我省实施的15年免费教育是发挥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举措,按照普惠加特惠的原则,更加注重教育脱贫。从2016年春季开学起,我省建立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对六州所有学生和西宁、海东两市贫困家庭学生学前三年、义务教育九年、普通高中和中职三年实施15年免费教育,“十三五”末前覆盖全省。资金测算表明,现行资助政策每年支出资金总额16.94亿元,受益学生近80万人。实施15年免费教育后,2016年共需资金19.6亿元,新增资金2.66亿元。其中学前教育和普通高中受益学生新增加6.6万人,直接减少家庭教育费用支出6580万元,人均约为1000元,其中大多数为贫困家庭学生。

从“读书不如回家种地”到“学知识才能改变命运”观念转变

有些家长和学生认为读书没有用,去学校学习不仅给家庭造成经济上的负担,还浪费时间,很多孩子都想趁年轻出去打工,多挣些钱补贴家用。为改变这种思想观念,我省结合实际,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控辍保学”宣传活动,比如其中一项,是干部与老师进村、进户家访,宣传“控辍保学”工作。

“最开始,有些家长不能理解让孩子上学的重要性,看到我们去,有的直接把门都关上了。但我们不气馁,经过多次反复教育、开导,这些家长大多数最后都愿意让孩子重返课堂。”民和县教育局精准扶贫办公室主任李春香说。

春季开学已有一星期了,就读于甘沟乡中心学校六年级学生苏林至今还没有来报名,学校班主任等多次家访劝返,了解得知苏林已经订婚,且已收了男方5万元彩礼钱,家长认为,苏林是个女孩子,长大了就要出嫁,读书还不如在家里帮忙做农活,坚决不同意学生返校复学。

民和县结对干部,老师及乡镇干部多次家访劝学,“女孩子读书、学文化也很重要,将来她有出息了,一样也会记得父母的培育,会更体贴老人,照顾父母。现在不让孩子读书,学文化知识,你难道让孩子也像你一样受没有文化知识的苦吗?”干部和老师一方面宣讲政策、一方面帮助解决家庭困难。他们家的住房改善列入了政府危房改造项目,为了帮助苏林家庭有更好的发展,帮助修建了羊棚以发展养殖业;乡镇司法所干部对家长讲解了《义务教育法》《婚姻法》中的相关规定,告知未成年人父母亲送子女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是应尽的法律责任。

在帮扶干部的多次劝说下,学生家长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苏林的母亲感动地对入户干部说:“国家、政府有这么好的政策,以后我看病不用愁了,丫头的阿大(爸爸)在家里养羊发展产业,也不用出门挣钱给我看病了,我要把丫头的婚约退了,好好送丫头上学,以后要成为像你们一样的女干部啊。”一旁的苏林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下了,高兴的对前来接她去报到的老师说:“老师,我多么想早日回到同学们身边,早日回到你身边啊,以后要好好上学,用知识改变命运,长大了好好孝顺我的阿大阿妈。”9月1日苏林回归学校,恢复正常学习。

“现在,无论是住在县城的人还是生活在农村的群众,都知道学到了文化知识,才能改变命运,才能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省教育厅副厅长钟泽海说,2016年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到81.2%,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2%。

有效控制学生流失强化“控辍保学”工作力度

教育是民生之本。我省着眼脱贫攻坚大局,把控辍保学作为教育扶贫的关键和基础,持续加大控辍保学工作力度,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

为此,各地按照“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高度重视“控辍保学”工作,成立“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层层分解目标任务,签订责任书,将“控辍保学”工作作为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年度重点考核内容,严格考核,狠抓落实。海东市明确各乡镇“一把手”是控辍保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辍学指标超过规定标准的乡镇,依据有关规定对乡镇长进行问责,并与年终综合考核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度。海南建立了教育、发改、财政、公安、司法、民宗等部门联系机制,明确职责,落实任务。各部门根据各自职责,认真履职,形成有关部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各负其责,协同配合的“控辍保学”工作合力。果洛落实“控辍保学”工作“五到位”。即:认识到位、组织到位、宣传到位、谋划到位、奖惩到位。

同时,各地把提高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加强“控辍保学”作为义务教育工作重点,常抓不懈,逐步走上了常态化、制度化、法制化。海南严格落实小升初“就近入学”要求,并在小学和初中之间建立交接制度,确保初小升完小、小学毕业生全部升入初中学习。海北建立了“一天不到校的学生,由教师进行查问,两天不到校的学生,由学校组织人员进行家访,三天不到校的学生,学校上报各乡镇人民政府,由各乡镇政府组织人员进行劝返”的工作制度。海东规定每年3月、9月为控辍保学工作宣传月,各县(区)教育机关组织工作人员下乡包校,协助乡镇政府、学校进行宣传、动员,确保学生全员入学。黄南各县严格实行“控辍保学”工作月通报制度,每月通报各乡镇及学校控辍保学工作开展情况,并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加大辍学学生劝返力度。

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我省各级干部群众坚守永远不变的初心,把“控辍保学”工作常抓不懈。“控辍保学”任重而道远,一直在路上。(赵静)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