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援青长效机制 补齐农牧业发展短板 访省农牧厅厅长张黄元

18.08.2014  11:59

      近日,农业部正式批复在我省设立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并决定于8月22日召开农业部援青合作对接活动。该试验区的设立,不仅标志着我省生态畜牧业建设已上升到农业部试验区的层面,也将从政策、资金和技术等方面为我省畜牧业建设带来更多发展机遇。为此,青海日报记者专访了省农牧厅厅长张黄元。

  张黄元说,国务院确定全国发达省份支持我省藏区发展的援青工作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此项活动开展以来,不仅成为我省展示和宣传农牧区改革开放、农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还对我省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加强合作交流,补齐农牧业在“四化同步”中的短板发挥积极的作用。

  对于青海而言,农牧业特殊的现状,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占据着基础性地位,这也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牧业的重要原因。众多周知,当前我省农牧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牧区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作为基础产业中最薄弱的产业,农牧业需要更加广泛外力的支持。

  为突出第一产业,强化援青工作中对农牧业的支持,去年8月,农业部决定支持青海发展。尤其要从体制机制上强化农业援青机制,从而整体推动青海农牧业的快速持续发展。面对我省农牧业发展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从去年8月开始,省农牧厅就此次活动展开了准备工作。

  从去年8月开始,省农牧厅从了解和构思援青活动机制框架,赴西藏、新疆两区学习、借鉴援藏、援疆的机制,再与省援青办公室沟通,通过历时半年的调研摸底,把国务院援藏、援疆工作中好的做法和经验进行全面研究和分析。于今年年初形成了一个细化的农业援青体制机制工作方案、意见建议,并得到了农业部认可和肯定。

  张黄元指出,此次农业援青有四项核心内容。其一,在援青会议上农业部准备出台《农业部援助青海藏区支持青海藏区指导意见》。其中活动内容、意义、效果,及工作重点和组成领导等内容,将赋予新的含义以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也是援青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目前征求通过各方意见,已正式定稿。

  其二,今后青海农牧业发展将以合作社组建为基础,加快推进生态畜牧业、草原生态奖补机制、游牧民定居工程和饲草产业发展的“四位一体”化发展,不断推动我省畜牧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提质增效。在援青会议上,农业部将授予我省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的牌匾。通过试验区,全省畜牧业发展将突破政策上的禁锢,大胆创新,先行先试,把草原牧业和设施牧业结合起来,真正在高原农牧区走出一条农业与牧业循环、规模经营和品牌效益兼得的特色发展之路。这也是建立长效机制的关键环节,为今后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奠定基础。

  其三,我省农牧业发展最薄弱的环节是产业带动能力较弱,显现出龙头企业整体培育、带动和扶持不强、不大等特点。为补齐这个短板,农业部在本次会议上将动员国家级龙头企业和经济发达省份的企业对口支援青海的产业发展。目前,经过对接最终确定了45家企业将在会议上签订协议,签约金额高达30多亿元。此项合作机制的建立,将对我省提升农牧业基础设施、推动农牧业后续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其四,是加强合作,对外交流。国务院确定北京、上海、山东、江苏、天津等省市对口支援我省藏区六州,在本次会议上六州的政府领导和农牧业各部门将签订信息交流、技术共享、人才培训、资金互动等方面的合作协议。此外,西宁、海东将分别与四川、安徽两省加强全面合作。另外,我省还邀请到了内蒙古、甘肃、云南、广西、西藏、重庆、辽宁等15个省份的企业与我省企业进行洽谈对接,并签订合作协议。

  张黄元认为,此次援青活动的意义在于农业部和青海省把国务院援青工作的内容,从农牧口进行了优化,使农业援青工作做得更实、做得更细。其次,援青活动将把农业部、各省区和国家龙头企业援助青海农牧业发展的内容将以体制机制的形式确定下来,对未来农牧业的长期合作发展将起到一个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三,整个农业援青活动将对省委、省政府长期以来,关注、支持全省农牧业发展的思路和成就是一次对外集中的宣传。通过援青活动的窗口和平台,将进一步展示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另外,农业部通过活动将理清农业援青的思路、体制和机制,再总结援藏、援疆的经验和做法,形成一个规范性、程序性、长期性的支持政策,加大对西部地区开发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