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生态搬迁的学校 因为环保得福的孩子

24.09.2019  17:58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记者 朵海平 报道) 9月20日,参加“壮丽70年·网络人士@新青海”活动的网络名人和记者来到格尔木市长江源民族学校采访,走进校园,大家被孩子们天真无邪和热情活泼的笑脸和笑声所吸引,纷纷上前合影拍照,打得火热。

  格尔木市长江源民族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58年的唐古拉山乡完全小学,至今已有61年的历史。2006年3月,随着国家三江源地区退牧还草的总体部署和安排,搬迁至格尔木市长江源村302号。目前学生达到900人。

  在民族学校,记者看到干净的环境,气派的教学楼和住宿楼,以及宽敞的运动操场,学生们或在教室或在操场,读书时朗朗有声,玩耍时欢声笑语……一点也无法让人联想到这座学校以前被称为“马背教学、帐篷学校”的旧貌。

  “学校自建校至今,办学经历了六个时期,最初是马背教学、帐篷学校,那时孩子们在用帐篷搭建的教室里上课,老师们带着黑板和教科书,骑着马到各放牧点巡回教学,不管是老师上课孩子求学都相当困难。”格尔木市长江源民族学校校长李军告诉记者。

  后来到20世纪70年代,虽然实现了固定的学校和教室,可教学条件还是跟不上,如孩子们走很远的路要上学,有的家离学校200多公里,这对学生和家长都是负担。

跳舞比赛

  这一切的改变,要从长江源村搬下山头开始,2004年,为响应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政策,唐古拉山镇牧区的128户407名牧民群众,离开祖辈放牧的草场、离开世代居住的帐篷,告别了游牧生活,走下唐古拉山,搬迁到格尔木市区南郊的长江源村。那一年,长江源民族学校也迈向了正规化的建设道路。

  “现在我们学校占地面积4.3万㎡、建筑面积为1.2万㎡、绿化面积为1.3万㎡、运动场面积为8268㎡;拥有了教学楼、综合楼、风雨操场、塑胶运动场、学生公寓、食堂、浴池及幼儿园等,同时也是格尔木市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最大的寄宿学校。路远的孩子们住在这里,基本上都是免费的,读书学习方便了太多。”李军说。

  “吃水不忘挖井人。”“饮水思源,祖国强大,我们受益,感谢党,感谢祖国。”……在学校的宿舍饮水机旁、食堂饭桌上、教学楼道里,记者看到无处不在的特色标语和口号,无不表达着对党和国家的感恩。“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从小培养学生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加强他们爱党爱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这一切要感谢党的好政策。”李军对记者说道。

身边的垃圾要随时捡,从小培养环保意识

干净整洁的宿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