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人与事:三江源,摄影人永远守护的疆土

14.07.2014  09:21

  学摄影。1980年暑期,父母为我们兄弟两人购了一台海鸥4B型相机,我们欣喜若狂,连夜制作了暗室和印相机以及红绿灯箱,一个暑期几乎都是白天拍照,晚上进暗室冲洗照片,汗流浃背、热火朝天。当时没有上光机,就用玻璃上光,冲胶卷用的是光滑的大碗,没有计时器,冲胶卷时,一人在门外喊“开始”一人在里面冲,十分钟左右时又喊“停”,显影、定影、水洗到印制,每个过程都是一种“体验”,也是一种享受。片子冲毕,过薄或过厚是件烦心的事,过薄还要用加厚液处理,过厚还要用减薄液减薄,其间败多成少,今天回想起来这过程对日后个人在黑白摄影制作上打下了好的基础,终身受益。搞创作。开始摄影创作是1981年冬季的事情,当时一有空就背着相机上北山寺或人民公园进行创作,期间在西宁胜利路百货商店购了一块中黄滤镜和两片近摄镜,拍摄了许多雪地里的草木和公园里的亭阁。当时先是模仿别人的作品进行创作,时常对景物的把握十分有限,特别是取景、构图、用光、曝光控制等方面明显不足,认识和把握还不到位,当时主要为《青海日报》《青海教育》投稿,后来,我被选为《青海日报》《西宁报》《青海教育》的摄影通讯员,每年都积极向报社投稿,年年都被评为优秀通讯员,今天我还珍藏着当时西宁报社奖励我的黄色的摄影采访包,弥足珍贵。

  走出去。1985年我已到西宁市晓泉小学任教几年了,当时的校长朱学荣和教导主任刘玉莲,让我组织开展小学生摄影创作活动,为此,学校专门腾出一间办公室,改装成暗室,购了放大机、印相机等所有暗室必备的东西,还购了一台海鸥DF135相机,条件大为改善,学生摄影活动蓬勃开展。此时,我开始向《中国少年报》《小学生报》以及《人民日报》等投稿,刊用率比较高,特别是《小学生报》,几乎每次所投的新闻图片稿都能刊发出来。1988年我调到了团省委工作,期间是我创作的“发烧”期,并当上了《中国青年报》的通讯员。1990年作品《人生、道路、太阳》获中国共青团杂志年度优秀奖,《茁壮成长》获全省牡丹杯新闻奖。这期间我先后加入了青海省摄影家协会,青海新闻摄影家协会,结识了强作舟、詹国光、王精业、高基、马建民、王启发、袁荣祯、张瑛华、魏宝元、邢玉春等许多良师益友,他们的热心指导更加坚定了我摄影创作的信心。出专集。1994年10月我奉命调往玉树州任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去玉树前我一次就购了一百卷120黑白胶卷和25个柯达彩色135胶卷。在玉树州十几年,我在工作之余创作了大量反映民族团结、壮美山水的作品。2000年时任州委书记的马伟、州长罗松达哇让我出本玉树的摄影集,为宣传玉树出点力,我欣然接受,精选了二百多幅作品,编辑成《江源玉树》(中英文)由中国摄影出版社正式出版,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

  拍专题。2000年后我的摄影创作有了一次质的飞越,当时在中国摄协办公楼边上的一间茶社,朱乃正先生、安玉英老师和高琴主编与我小叙,畅谈摄影创作,大家的谈话集中在如何提升摄影作品的感染力上,记得朱乃正先生当时讲了一句话“别瞎按(快门),用心观察,深刻体会后再按也不迟。决定性的瞬间是由作者深刻观察、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所决定的。”安玉英和高琴老师让我“多拍人文,摄影用光上要体现光之美的神韵,避免一般化”。近些年我到了省三江源办工作,摄影以拍摄生态专题为主,先后创作了九个大的专题,其中以《江源风姿》、《黄河情怀》等在中国摄影网刊发,为宣传保护三江源生态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我主编《三江源图文丛书》以及《影像三江源》、《雄鹰俯瞰的疆域》等摄影集,进一步介绍大美青海。三江源是摄影人的天堂,也是摄影人永远守护的疆土,通过摄影唤起公众呵护江源的情怀是我们的责任,未来的路很长,摄影助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