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为青海发展注入新活力

11.03.2016  08:56

  青海新闻网讯  《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获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综合医改让城乡居民就医负担进一步减轻;新社保卡全面启用;两批员额制法官、检察官遴选产生……

  改革,是为了人民,让人民从改革中有更多获得感!

  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群众从改革中受益,有了更多获得感!

  改革,是我省拓展发展空间的法宝,也是开创美好未来的关键!

  当前,伴随着三大“国字号”改革的破冰前行,简政放权与职能转变的大力推进,农牧区综合改革的稳步推进,财税改革的纵深推进,投融资改革的不断深化……我省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全面深化改革呈现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

  必须坚持深化改革不停步!开放不止步!今年我省将以经济领域改革为重点拓展发展空间。跟进落实中央出台的改革举措,在继续抓好生态、司法、医药卫生三大“国字号”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经济领域改革,协同推进其他各领域改革,力争取得更大成效。

   生态文明改革

  40多个方案报告出台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我省把推进生态文明、司法体制和综合医改三大“国字号”改革作为重中之重,举全省之力,聚各方之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取得了阶段性改革成果。

  【改革亮点】《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已经于2015年12月9日中央深改组第19次会议审议通过,这意味着我省是9个国家公园试点省中第一个获批方案的省份。一段时间以来,三江源国家公园成为青海热词!

  我省强力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探索走出一条资源富集、生态脆弱和欠发达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子。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已经出台40多个方案报告和意见办法,初步形成了以国家批复的《青海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为载体,以《青海省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行动方案》、《青海省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行动方案》、《青海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及《实施意见》为支撑的“一个载体、四个支撑”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编制了三江源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初步提出了全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建议方案。积极稳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开展了4次竞买交易。在草原生态保护补奖与保护责任效果挂钩、扩大生态保护管护公益岗位规模、规范草原承包经营权和集体林权流转、推进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和成效。

   司法体制改革群众满意度再提升

  2015年我省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全面推进。

  我省建立了司法人员分类管理体系,严格程序和标准,分两批开展了员额法官、员额检察官遴选和司法辅助人员公开招录;遴选员额法官753名、员额检察官700名,司法辅助人员381名。开展了跨区域法院、检察院设立试点和流动法检机构试点。研究制定了《青海省法院办案人员权力清单(试行)》、《青海省检察机关主要业务条线主任检察官权力清单(试行)》等29项规章制度,强化了对司法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提高了办案质量和效率,群众对法官、检察官的满意度提升了近5个百分点。研究制定了法官、检察官职业保障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探索建立与法官、检察官单独职务序列配套的薪酬制度,向基层、向一线倾斜,激励机制进一步建立。研究制定了法院、检察院编制管理办法、人财物省级统一管理实施方案,改革了法检两院领导班子管理体制。我省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得到了中央政法委的充分肯定。

  综合医改多项走在全国前列

  曾经10多万元的医药费,让西宁市居民董淑珍全家一筹莫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让她受益,通过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看病的钱董淑珍只掏了一小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让群众因病致贫渐行渐远。

  我省综合医改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以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健全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为重点,2015年制定出台了27个配套文件。在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公共卫生人均筹资标准、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覆盖、率先实行大病医疗保险、全面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城乡居民医保统一管理、实施“先住院后结算”医疗服务新模式、建立区域医疗联合体八个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城乡居民就医负担进一步减轻,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下降到26%,医改红利不断释放,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行政审批西北地区最少省份

  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我省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极大激发了全社会活力。

  省政府先后三次取消调整下放行政审批事项496项,全面取消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目前,我省省级保留362项,在全国属于较少省份,为西北地区最少省份。同时,发布了省级82个部门(单位)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提前半年完成中央下达的任务。

   重点领域改革

  一批举措落地生根

  我省统筹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一大批重大改革举措落地生根。

  ●商事制度改革。我省大力推进以三证合一、工商注册便利化、先照后证、企业年报公示、事中事后监管等为内容的改革,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截至2015年11月底,全省累计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8.54万户,其中企业5.75万户、个体工商户21.56万户,同比分别增长32.3%、16.5%。2015年全省平均每天新增市场主体176户,其中企业37户,有效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投融资改革。我省创新投融资模式,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不断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在前年和去年,两次发布了省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进一步缩小了企业投资项目核准范围;先后三次发布我省鼓励社会投资项目目录,共推出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水利、交通、金融、能源、市政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等领域项目215项,涉及资金2628亿元。

  ●民生领域改革。把扶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推动扶贫开发体制创新,建立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机制,动员全省力量,大力推动我省扶贫攻坚行动。制定出台并实施了户籍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促进就业创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养老服务改革、城乡低保动态管理等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改革。

  ●党的建设领域改革。坚持从严治党、从严管党,突出加强“三基”建设,制定出台了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等一批制度方案,执政水平进一步提高。切实加强了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出台了《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纪委监督责任的实施意见》、《青海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多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配套制度。出台了市州纪委、省管企业纪委、派驻纪检组负责人提名考察办法,新设和调整的7家省纪委派驻纪检组全部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