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改革大潮逐浪高——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28.01.2018  14:51

加强党的领导,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改革。

——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

坚持以全局带动局部、以局部推动全局。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

历史,总是通过一个个重要时刻,标注下鲜明的印记。

回望过去五年,省委省政府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谱写出青海发展新华章。

从三江源头到湟水河畔,从生产车间到乡镇卫生院……五年来,全省共推出843项重大改革举措,生态文明、医药卫生、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取得重大进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商事制度、国企国资、财税金融、农牧区、投融资改革持续深化,价格、电力体制、公车等改革全面推进。

今日青海,正在迎来新的发展黄金期,机遇前所未有。

是号召,也是宣示。在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深入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一年,2018青海《政府工作报告》明确: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效;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步伐,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进展;

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立柱架梁 纵深推进

——全面深化改革成为过去5年一个最鲜明的主题

“这五年,是活力释放的五年。”在青海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省长王建军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性态势和进展高度概括。

改革,是过去5年里青海坚定不移的发展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树立“青海发展相对滞后,但改革不能落后”的理念,将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从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进行谋划和推动。

根据中央部署,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高度重视,截至去年10月,省委共召开29次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全省改革工作。省委改革办努力发挥“四个一”的职能作用,每季度按照“四个搞清楚”与中央要求进行对照,实行“一月一梳理、一季一盘点、一年一汇总”,协调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以上率下。全省各地区各部门迅速建立健全党委(党组)领导下的工作机制,统领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改革,汇聚起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磅礴力量。

改革,让过去5年里砥砺奋进的青海收获了累累硕果。

一项项重大制度创新陆续推出——三江源作为党中央批复的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组建机构、创新机制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紧紧围绕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不断创新体制机制……

一系列重大改革任务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多点突破,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保障……

一个个社会领域改革惠及百姓——从教育、医疗、养老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期待的问题入手,解决了一系列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难题……

“青海作为西部地区,医疗资源有限,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及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符合民意和大众期盼,过去大医院看病时人满为患的情况正在得到有效改善。”省人大代表、西宁市医疗集团总院老年病科主任、主任医师梅利说。

改革,给青海的发展注入了满满的活力,给青海人带来满满的获得感。

迎难而上 探索创新

——全面深化改革中形成“青海样本”

生态、司法、医药卫生三大“国字号”改革,是全省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1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

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是党中央批复的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省份,我省及时制定了实施试点方案的部署意见和机构设置方案,组建成立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和长江源、黄河源、澜沧江源3个园区管委会,编制了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出台了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印发了科研科普、生态管护、特许经营等10个管理办法(实施方案),构建了基本配套的政策体系。特别是把生态保护与精准脱贫相结合,创新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机制,仅2017年,就安排贫困人口公益性生态管护岗位2.53万个,户均年增收2.16万元。

可以说,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实践和典范。

毋庸置疑,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把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

对此,我省出台《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并在国家出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后,及时研究制定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全面承接落实中央方案提出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等各项基本制度,使我省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司法体制改革,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个难点。

作为全国首批7个试点省之一,我省积极推进员额制改革,建立了司法人员分类管理体系;强化对司法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司法责任制得到进一步落实……为全国司法体制改革提供了诸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报告中说,五年来,国家综合医改试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各族群众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升。说得太好了,我们长宁镇就是一个综合医改给老百姓带来健康和幸福的缩影。”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长宁镇党委书记张玉仓动情地说。

自2016年5月启动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工作以来,变化就在长宁镇发生了:

医院实行了先住院后结算,一站式服务模式;药品及耗材实行网上集中采购且实行零差率销售;实现了乡村两级信息共享机制,全镇农民电子健康档案基本覆盖,建档人数39861人,卫生院和村卫生室HIS系统与公共卫生系统互联互通,所有资源动态管理、健康信息共享;全面推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家庭医生签约活动,家庭医生签约工作目前已签约3740户14961人:大力推行分级诊疗工作。2017年累计上转患者501人次,下转136人次……

“以国家战略试点为重点,各项改革成果更加有成。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为重点,突出抓好经济体制改革,在一些关键领域和重要方面形成了‘青海经验’,秉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省人大代表、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伟说。

改革永远在路上

——着眼“四个更加”奋斗目标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

如今,青海又将站在新的起点。

“未来五年,是打牢基础的五年。改革开放力度持续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城乡融合发展纵深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升级增效,公共服务水平质量更高,一二三次产业统筹推进,更多新动能持续释放,青海发展的条件更好、后劲更足。”《政府工作报告》让我们提振了信心。

继续深化改革,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推开“证照分离”和网上审批;

要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制定实施省以下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意见,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制度;

要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要深化投融资、价格、公车、审计管理体制等改革……

继续深化改革,将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通过改革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为决胜全面小康强基固本;

要通过改革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注入更多活力,不断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改善就业环境;

要通过改革着力解决教育资源不够不优、教育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

要通过改革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全面深化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希望能够完善人才机制,来解决目前基层医疗单位人才匮乏的问题。”省人大代表周毛说。

“希望在今后的工作安排中增加支持司法体制改革的内容。”省人大代表陈明国说。

……

新的五年拉开序幕。

我们期待,承载全省人民福祉的青海巨轮再次启航,乘风破浪,驶向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新航程。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