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一线故事:这样的扶贫工作队越多越好

20.12.2015  09:34

  青海新闻网讯 “村里大学生创业贷款解决了,受雪灾的牛羊生产饲料有着落了,以后靠啥发展,拿啥致富也都提上日程了,这样的工作队越多越好。”今年十月,海晏县金滩村迎来了省扶贫局派驻的扶贫(驻村)工作队,着力实施帮扶项目,积极解决燃眉之急,扎实有效的驻村扶贫工作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认可和好评。

  走村入户,找寻致贫原因,坐在农家炕头,谈未来发展,自驻村第一天起,工作队克服贫困户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困难,利用45天时间对160户村民进行了走访、调查和座谈,认真做好每一户家庭的工作记录,详细掌握贫困现状、分析致贫原因,找出“贫根”。为便于村民联系,他们将工作队成员的电话印制成“金滩村扶贫(驻村)工作队便民联系卡”发放到全村每户家中。

  怎么识别贫困户?据了解,驻村工作队在“五看”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了“六不准入”,即村两委主要领导不准入、有小轿车的不准入、有商品房的不准入、有铺面的不准入、有财政供养不准入、牛羊多的不准入。同时,根据贫困户的要求,在工作队认真走访和调研的基础上,召开群众大会表决,新确认核实贫困户24户69人。

  当下如何脱贫?经驻村工作队与村干部及群众反复讨论,因地制宜,精准选好发展产业,按照“五个一批”的计划,打好脱贫“攻坚战”。着力发展产业脱贫一批,通过“雨露计划”、试点发展旅游业、投资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等措施,增强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和造血功能。异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按照“尊重意愿、因地制宜、积极稳妥、量力而行”的原则,对有搬迁愿望的贫困群众采取多种形式的搬迁安置。

  生态补偿脱贫一批,通过国家生态补偿标准调整的政策,提高对禁牧、退耕还林的补助,同时增加护林护草等管护就业岗位的安排贫困户就业脱贫。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对缺少技术和想外出务工的贫困户进行“雨露计划”的技能培训,并由结对帮扶的党员干部帮助其就业。社会保障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和低保政策兜底支持,对因病致贫的和无法依靠产业扶持的贫困户给予政策兜底。

青海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提速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记者近日从省工信Qhnews.Com
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创近五年新高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来自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的消息,上半年,全省社会融资规模达853.Qhnews.Com
海西:60亿元巨资构筑大水利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Qh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