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帮一把” 自己还要“蹬一脚”

13.06.2018  10:10

  青海新闻网讯 流水潺潺,良田遍野,漫步村道,乡村美景尽收眼底。来到海东市平安区沙沟乡桑昂村,这里巷道干净整洁,农家小院错落有致,路边的太阳能路灯、屋顶的太阳能热水器,处处显露出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新变化。

  2015年开始,桑昂村被列为精准扶贫重点贫困村,全体贫困户在村“两委”“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带领下以脱贫致富为出发点,开展脱贫攻坚行动。

  “我是一名党员,应该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而不是列入贫困户的队伍中,贫困户的帽子让我感觉压力很大。”桑昂村贫困户马国卿因腰部旧疾影响劳动力、2个孩子上大学等原因致贫,2015年通过精准识别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可这顶“贫困帽”却让他带得很有压力。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国家各项政策全面向贫困户倾斜,有村民议论:“马国卿这回好了,党员被评上贫困户,啥都不用干,就等着国家给钱花了。”马国卿听了这些话,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是一名党员,不能给组织丢脸,不能等靠要,只要勤劳苦干,一定能够摘掉贫困户的帽子。”“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干部了解到他有过养羊的经历后,为其制定脱贫计划,详细讲解脱贫相关政策,建议他用产业发展资金发展养殖业。在“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很快,他的养殖业步入了正轨,从刚开始几只的存栏数到现在的200多只。可观的收入加上经验的积累,马国卿进一步在销路问题上下功夫,积极拓宽区内外的销售渠道,形成了产销一体的模式。

  看到自己的事业成功了,马国卿又去积极动员和引导自己的亲朋、村里的贫困户积极上进,不等不靠,勤劳致富。不但主动向大家介绍和传授自己的经验,还时不时地去其他贫困户家中了解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讲解各种疾病的预防等。

  现在的马国卿,脱了贫,摘了帽,但他不满于目前的现状。2018年,他以桑昂村扶贫示范村建设为契机,借助示范村建设的100万资金,带动本村五户建档立卡户继续壮大养殖规模,计划每年育肥3批、每批500只,进一步为桑昂村脱贫攻坚出力,为自己党员身份添光添彩。

  这几年桑昂村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配强村“两委”班子,推进治懒、治惰、治脏、治愚工作,桑昂村成为了乡风文明、环境优美、邻里和睦、群众富裕的新农村。

  “靠着墙根晒太阳”是晒不到幸福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马国卿说,政府“帮一把”,自己还要“蹬一脚”,脱贫致富、改变面貌最终要靠自己的双手。在海东越来越多的乡村里,“脱贫靠自身”已成为许多群众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