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一线故事:山沟里要建个乡村旅游示范村

13.07.2016  16:09

  “快看快看!“互助土族自治县南门峡镇磨尔沟村四年级的薛承青一边目不转睛地看着车窗外的景致,一边兴奋地招呼坐在身边的同学……这是近日发生在一辆大巴车上的一幕。这天,来自磨尔沟小学的40名学生在老师的陪同下,坐着大巴车去西宁参观青海省科技馆和动物园。

  “别说科技馆,我们的很多学生,到现在也没去过互助县城。所以一跟马书记他们商量好,我们就马上把去西宁的消息告诉学生们,他们高兴极了!”一年级的语文老师袁占德告诉记者。

  他口中的马书记,就是村上的“第一书记”马军。

  提到对磨尔沟村的第一印象,马军说了两个字:“美!穷!”地处南门峡镇西部脑山地区的磨尔沟村,是省级重点扶贫村,距离南门峡水库不到3公里,风景秀丽,全村307户依山而居。虽然有211公顷耕地,但是因为受自然条件影响,农作物收成较差。

  “我们村地处脑山高寒区,十年九灾,农业经济基础十分薄弱,规模化程度低。农闲时节,村民们会外出务工,但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外出务工以简单体力劳动为主,缺少自己致富的信心和想法!”村支部书记薛正德如是说。

  就这样,在1088人中,贫困人口达到405人。

  了解到村上的情况,驻村工作队认识到,对于磨尔沟村而言,“造血”比“输血”重要的多!可怎样才能为这个村“造血”,让村民致富?这支来自省旅游局的工作队想到了自己的老本行——立足实际发展旅游!

  工作组成员王荣飞向记者介绍说:“村子附近有大南山、却藏滩、南门峡水库等旅游资源,而且很多景观处于原生态,如岔巴峡、七塔峡、大小老虎沟、磨尔沟等景观原始古补,有大片的原始森林、飞瀑山泉,是观光、度假、野营、生态旅游和品尝农家菜的好地方。”

  “根据村庄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扶贫发展思路,即以旅游业为中心,依托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村民就业和特色种养殖业的发展,利用两三年时间,将磨尔沟村打造成辐射周边的休闲旅游胜地。”指着眼前正在修建的停车场,马军接着说:“一是提档升级现有的15家自助营地;二是挑选有能力、有意愿从事乡村旅游接待的农户参与旅游自助营地和农家乐的经营;三是进行流动旅游商品市场的建设,带动农产品的销售。这个停车场就是基础设施配套中的一项建设内容。”

  今年,薛正德带头在自己家开起了农家乐,贫困户薛正寿和雷发兰被安排到这本里打工。雷发兰告诉记者,她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做些当地的特色小吃,每个月固定工资1500元,并且能够根据营业额拿到奖金。目前,在工作队的指导和培训下,村上确定今年开始营业的农家乐还有6家。至少能为30多个贫困村民提供工作岗位,如果到年底,各农家乐能够达到之前协商好的营业规模,经营者也能获得补助。

  “其实这次带孩子们出来,目的就是要让他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而局里对我们的这个想法也特别支持,第一时间落实了车辆和午餐。只要一起努力,就一定能拔了穷根!”马军笑着说。(咸文静)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