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群众的好“阿吾”——记祁连县公安局峨堡派出所教导员兼芒扎警务室警长高尖措

30.10.2014  13:07
核心提示:    7年前,高尖措主动请缨,丢下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携妻子来到与甘肃接壤、距祁连县城200公里以外的芒扎村,建立起全省第一家“夫妻警务室”。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

    7年前,高尖措主动请缨,丢下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携妻子来到与甘肃接壤、距祁连县城200公里以外的芒扎村,建立起全省第一家“夫妻警务室”。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他心系牧区群众,带着感情做工作,进百家门、办百家事,面对面、零距离地贴近和服务群众,撑起了芒扎平安和谐的天空,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高阿吾”(阿吾为藏语“兄长”)。

  芒扎村地处祁连山深处,是一个在地图上连名字也找不到的小山村。这里沟壑纵横,交通极为不便。全村虽只有121户人家,却聚集了回族、蒙古族、藏族等几个少数民族。过去,村里牧民之间发生争执时,都是骑马或摩托车翻过海拔4300米的大坂山到峨堡镇派出所报案,时间久了,一些牧民遇事不愿千里迢迢寻求民警帮助,而是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处理,导致矛盾激化,严重影响了邻里关系和社会治安。

  如何把芒扎的治安工作做好,高尖措着实费了心思。工作实践中,他总结出了简单有效的四个字:将心比心。高尖措刚到芒扎村,就走进一个个帐篷,了解村况民情。牧民李加和切忠发生纠纷已好几年了,两家人长期不和,经常为一些小事互相猜忌,产生矛盾。高尖措知道后,主动上门去调解,经过一段时间苦口婆心的劝解,两家人的心结还是没解开。正好村里组织牧民运动会,高尖措不失时机地请来村里的老人一起做调解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家人终于握手言和。

  过去,常有一些外乡人到芒扎村打猎、采药,盗窃牛羊的案件也时有发生。高尖措上任后,对外来人员进行登记,还不定期进行巡逻,村里再没有发生过牧民牛羊被盗案件。

  芒扎村有几家煤炭开采公司,过去常有人来偷煤。一次,一伙不明身份的人到村里煤矿寻衅滋事,煤矿工人出于自卫,拿起了铁锹,情形十分紧张。当时不慎摔伤脚骨的高尖措,拄着拐杖站到中间,进行规劝。面对身穿警服、一身正气的高尖措,那伙人退缩了。原来,他们是受人教唆、收人酬劳来到这儿聚众闹事的。“其实我心里也害怕,是这身警服为我增添了勇气。”高尖措说。

  就这样,芒扎来了个“高阿吾”的消息在芒扎不胫而走,芒扎村的群众从这几件事上,真切地感到这个裕固族汉子是真心为群众办事的好民警!

  村里有了警务室、有了常驻民警,极大地方便了群众。以前,牧民群众丢了牛羊,嫌外出报警太麻烦,最终都不了了之,导致了芒扎村社会治安不好,群众对此很有怨言。而现在警务室就在眼前,民警就住在村里。原村支书才华本说:“现在有了这个夫妻警务室,村里发生牛羊被偷的事少了,牧民打架斗殴的事没有了,治安状况确实好了。”

  当一名驻村民警,什么是最大的责任?应该是让群众住得放心,行得安心。高尖措说:“群众有了安全感,才能实现山村和谐。”

  在山村扎住了脚,高尖措开始在如何更好地服务群众上动脑筋。他设立了警务公开栏、治安警示栏、报警求助灯箱和警民联系箱(簿)等,以方便群众辨认、求助和办事。他针对芒扎村社会治安形势复杂实际,发动当地的村社干部、治保主任、企业负责人及党员群众,建立起巡逻守护和治安宣传教育机制,逐步形成了以警务室为中心、群防群治为辅助的警务工作新模式。“夫妻警务室”成立以来,先后为该村400余名牧民群众提供了法律咨询服务,协助处理刑事案件15起,办理治安案件30起,调解各类矛盾纠纷50多起,辖区治安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连续多年没有发生刑事案件,群众也能积极支持配合他的工作,村民们亲热地将警务室称为“家门口的派出所”。

  小小警务室,架起了一座警民连心桥。一些路过的牧民群众都愿意到高尖措的警务室落落脚,唠唠家长里短。尤其是冬天,每天都有牧民在警务室借宿。牧民去镇里办事,会先到警务室来,“在高所长这里探探门道,出门办事心里踏实”。

  带着感情去做工作,会得到群众更大的支持。这是高尖措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和妻子马秀兰积极在辖区开展大走访、“警民相约警务室”等活动,走家串户,与群众拉家常,将工作的那份情感和责任融进了千家万户之中,汇聚成浓浓的警民情,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群众不仅有困难愿意找他们帮忙,还积极参与到日常巡逻工作中,主动为他们提供重要信息。牧民群众有了矛盾纠纷,双方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走,到我们的派出所评理去!一名普通警察,长期扎根基层,高尖措用点点滴滴的平常小事树立了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先后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全省政法系统优秀政法干警”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