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文化改革发展 塑造文化名省形象——我省深入推进“文化名省”建设工作纪实

09.05.2014  08:16
核心提示:   全省文化改革发展大会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名省这一目标,在统一思想认识、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健全组织领导机构、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完

   全省文化改革发展大会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名省这一目标,在统一思想认识、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健全组织领导机构、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培养文化人才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文化改革发展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成效,青海特色文化的知名度、影响力、竞争力显著增强。

  文化名省建设全面开启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我省奋力打造“三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策部署后,省委、省政府顺势而谋,召开了全省文化改革发展大会,提出了青海要着力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建设文化名省的崭新目标和要求,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建设文化名省的意见》、《青海省“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关于实施“十二五”文化建设“八大工程”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省财政、税务、工商、金融等部门出台了扶持文化改革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省委宣传部组织开展了全省文化改革发展大会精神的集中宣讲活动,省社科研究部门把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加快文化名省建设列入重点研究课题,开展了调查研究活动。省内主要媒体通过开设专栏、专题、专版等形式,对文化改革发展的意义、进展和成效进行了集中宣传报道。

  各级党委、政府加强了对文化改革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组建领导机构,健全完善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机制。各州市先后召开了文化改革发展工作会议,对本地文化建设做出安排和部署。在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下,广大干部群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一步增强,努力建设文化名省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我省坚持把“立”和“建”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着力加强思想引领、精神塑造、道德培育,打牢全省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在工作实践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教育群众,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干部群众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积极打造青海精神平台,着力增强干部群众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大力弘扬“五个特别”的青藏高原精神、“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和“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的玉树抗震救灾精神,表现出高原干部群众“缺氧不缺精神”、“缺氧不缺干劲”、“海拔高追求更高”的豪迈情怀。

  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制定下发《青海省公民道德规范》,组织开展全国、全省道德模范推荐、评选和宣传活动,开展“青海好人”、“最美青海人”、“最美乡村”评选表彰活动,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活动,涌现了一批道德模范、“青海好人”和“最美青海人”,传播了文明观念,弘扬了道德精神。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和知恩感恩教育,深刻彰显全省各族人民团结和睦、守望相助的美好品格。大力加强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着力推进文化环境净化、“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建设,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文化体制改革奋力前行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了加快建立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制定下发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着力解决制约我省文化体制改革的“瓶颈”问题。

  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文化资源得到整合和优化,一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实现了转企改制,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活力增强,政府职能逐步实现转变。在专业文艺院团改革方面,整合省民族歌舞剧院和省戏剧艺术剧院,组建成立了青海省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整合西宁市歌舞团和西宁市戏剧团,组建成立了西宁市艺术剧院有限公司。在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改革方面,首批14家实现转企改制。在广播电视传播体系改革方面,组建了青海广播电视台,内部机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组建成立了青海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全省一张网。在文化宏观体制改革方面,全省8个州市和46个县区组建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行使各门类文化市场的监管职责。对保留事业性质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加强内部制度改革,实施企业化管理,激发了发展活力和动力。

  文化甘霖普惠民生

  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省委、省政府牢记文化发展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由人民共享的宗旨和目标,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近两年,坚持以项目推进为抓手,以文化设施为载体,以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着力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快,全省累计投入公共文化建设资金10.6亿多元,年均增长近24%,掀起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热潮。以省级为龙头、县市为支撑、乡镇为基础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目前,新建了青海大剧院、青海科技馆、青海体育馆等省城标志性建筑。广播电视西新工程、村村通(户户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牧区)电影放映、农(牧)家书屋等重点工程全面推进,全省广播电视播出机构13家,广播电视无线发射转播台(站)21座,“村村通”提前两年完成“十二五”规划14.6万户的目标任务,“户户通”提前两年超额完成30万户的目标(共计完成65万户),广播覆盖率达到95.74%,电视覆盖率达到96.9%。全省共有博物馆(纪念馆)20个,图书馆49个,群众文化馆(艺术馆)5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50个,农(牧)家书屋4169个,农牧区电影放映队213个。实施少数民族新闻出版“东风工程”,为媒体出版和发行单位配备采编信息化设备、印刷设备和流动售书车。

  积极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全省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文化馆(站)全部免费开放。实施文化进社区、进村入户工程,为社区和行政村(业余演出队)配发音响设备、数码产品、道具、服装、乐器等文化设备器材,对文化带头人和业务骨干进行培训。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牧区开展“欢乐乡村”巡回演出活动,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书画展、元宵灯展、焰火晚会等文化活动和门源油菜花节、贵德梨花节、民和桃花节等各类基层文化节庆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产业生机勃勃

  文化产业是文化名省建设的产业支撑和重要物质基础,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载体。我省进一步确定了“一核三带四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明确了全省重点发展工艺美术、文化演艺、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印刷发行、会展广告、文化旅游等七大产业。坚持以项目带动文化产业发展,在第八届深圳文博会上,签约意向性协议金额2813万元;在青洽会上,签约意向性协议金额3.2亿元;在西宁城投会上,签约意向性协议金额24亿元。积极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推动资本与文化企业、项目对接,国开行、农行、建行、中行等各银行已累计发放文化产业贷款超过25.55亿元。省属骨干文化企业改制后营业收入、资产总额、净利润、职工收入均有较大增长,资产负债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

  近两年,全省上下充分挖掘丰富的文化资源,全力推进文化产业硬件建设,创新文化载体。积极推进文化园区建设工程,制定了文化园区建设推进计划,以特色项目为支撑的文化园区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规划建设的27个园区目前已开工建设23个,累计投资21.6亿元;西宁城南文化产业集聚区、海东河湟文化走廊、海北州民族音乐城、海南州藏文化创意产业园、海西州吐谷浑吐蕃文化产业园已初具规模。通过大企业、大园区的引领,促进了社会资本尤其是民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民营文化企业已成为文化产业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全省文化产业单位达7198个,从业人员89335,文化产业增加值29.45亿元,同比增长18%,产值增加值远高于同期GDP增速,文化产业已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文化沃土硕果满园

  文化品牌是一个地区文化形象的集中体现,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我省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名省的目标要求,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大力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打造工程”。各地按照构建以昆仑文化为主体的多元一体文化体系的定位要求,深入挖掘我省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当代文化等资源,精心打造河湟文化、青海湖文化、三江源文化、柴达木文化等区域性文化品牌。成功打造了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青海湖国际诗歌节、世界山地纪录片节、国际水与生命音乐之旅、三江源国际摄影节、“环湖赛”、“世界攀岩赛”等节庆文化品牌和体育赛事品牌。其中,环湖赛走出青海,骑行到甘肃、宁夏,并以21.6亿元的身价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之一。各地区也举办了中国盐湖城昆仑文化旅游艺术节、海东国际民间射箭邀请赛、海北王洛宾音乐艺术节等特色文化活动。以热贡艺术、昆仑玉、藏毯、刺绣、香包、剪纸、奇石等为代表的民族民间工艺品、艺术品,正逐步走出青海,走向世界。

  坚持把精品生产作为带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创造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主要载体。以“五个一工程”为龙头,加强对文艺作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和支持,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造激情竞相迸发,创作出了电影《藏客》、《五彩神箭》、《无手老师》,纪录片《百年青海》、小说《曾国佐将军》等优秀文艺作品。歌曲《又见拉萨》获全国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青海省十二五舞台艺术创作规划》颁布实施,舞蹈诗剧《风从青海来》、《藏舞京典》等一批作品相继上演,《藏羚羊》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剧目,《热贡神韵》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剧目,《藏羚羊》、《热贡神韵》双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剧目金奖。大型青春励志电视连续剧《青海花儿》在央视播出。相继出版了《十世班禅佛学文集》、《藏医学经典荟萃》、《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等一批民族民俗文化典籍和研究成果。

  建立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我省8个市、州43个县域单位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6411处。经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64项,有57名传承人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9个。同仁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得到有效保护,评定了省级历史文化名城3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45项,代表性传承人142名。热贡艺术、花儿、藏戏、《格萨尔史诗》、河湟皮影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黄南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为继闽南、徽州之后第三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为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黄南州热贡画院、互助土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青海省海湖藏毯有限公司三家单位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名单。

  文化“走出去”风头正劲

  全力推进文化开放交流工程,对外文化交流范围不断扩大,青海特色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大美青海韩国行”活动取得积极成果,文化部韩国中国文化中心已确定与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开展长期合作计划。组织开展了“台湾·青海文化周”、菲律宾“青海文化周”、泰国“欢乐春节”、“大美青海——拉美行”等一些列文化交流活动,具有青海多元民族文化特色的歌舞节目和青海民族民间文化展览在当地展演展出,受到当地民众极高赞誉。近两年来,共开展对外文化交流项目16批次,出访人员235人次,先后与1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多种不同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

  以各项大型博览会为文化产品展示销售平台,积极整合省内文化资源,鼓励文化企业研发有特色、适合各种层次人群消费的文化产品,组织具有示范带动作用、产品特色突出的文化企业参加国内外大型博览会。通过展览展示、宣传交易等方式,特色文化产品除在内地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外,藏毯、藏绣、皮绣、唐卡、穆斯林民族服饰、昆仑玉、藏式家具等文化产品已远销国外,受到越来越多国外人士的青睐,许多国内外客商和我省文化企业建立了长期业务往来关系,形成了多条国内外文化产品销售链,使我省文化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消费空间进一步扩大。截止目前,我省261家文化企业通过参加各种博览会,文化产品销售额达830.5万元,同比增长76%,订货金额达3533万元,同比增长136.7%,签约文化产业合作项目金额达5.99亿元。(省委宣传部供稿)

湟中6所学校收到上万本爱心书籍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4月21日,Qhnews.Com
达玉五谷村蝶变记
星空下的西海星墅。Qhnews.Com
青海发布规范旅游市场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当前,Qhnews.Com
西宁市0岁至14岁颅颌面畸形患儿可获救助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又有一个好消息!Qh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