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遗产融入生活 让文化遗产惠及民众——青海省“文化遗产日”活动精彩呈现

12.06.2016  17:35

            初夏的玉树天空湛蓝、绿草如茵,到处充满勃勃生机。6月11日,灾后玉树文物保护修缮标志性建筑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寨嘉哪嘛呢广场上,人头攒动、彩旗招展、经幡飞舞,一派节日气氛。由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玉树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青海省文物管理局主办,玉树州文化体育局、州文物管理局、州文化馆承办的青海省“文化遗产日”主场活动,在这里拉开了序幕。

            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副厅长孔蓉、省文物管理局副局长郭红、玉树州常委统战部部长周洪源、副州长韩三存、州政协副主席张国强等领导,及省内8个市州文化文物部门、省直文博单位负责人出席了主场活动开幕式。开幕式上,孔蓉副厅长代表省文化新闻出版厅、省文物局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她指出:“十二五”时期,是青海省文物事业发展投入最多、效果最好、发展最快的时期,文物保护工作呈现出全面性、系统性、有效性发展态势,优秀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孔副厅长还对近年来玉树州文物保护工作取得得突出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文化遗产日主场活动开幕式结束后,主会场进行了精彩的文艺节目表演,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民众和游客驻足观赏。活动现场,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宣传展板,向民众展示玉树州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玉树灾后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玉树州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等内容,全面宣传了玉树州特色文化遗产,充分展示玉树州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主办方组织了玉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场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活动,吸引了大量观众。参加青海省“文化遗产日”主场活动的嘉宾,还受邀考察了文成公主庙和文成公主纪念馆、东仓大藏经珍藏馆、地震遗址纪念馆等,充分领略了“三江之源·圣洁玉树”的新面貌,感受玉树州文物保护工作取得的新成效。

            文化遗产日活动期间,青海省内各市州分会场,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前期举行了“青海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挂牌仪式,在西宁市劳动路小学开展了关于彩陶知识讲座。活动当天,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还开展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成果展示、免费鉴赏文物等活动。互助县文物管理所组织县城部分师生参观土族民俗展览,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感受绚丽多姿的土族民俗,增强师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家乡的热爱之情。借助文化遗产日开展的各项活动,各博物馆充分发挥在社会教育功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海北州文物管理局在海北州电视台广泛进行文化遗产日主题、内容的宣传介绍,使活动的具体内容和重要意义家喻户晓,提前营造出“保护文化遗产  创造美好生活”“为文保员点赞  向守护者致敬”的浓浓氛围。通过前期宣传,活动当天吸引了各族民众广泛参与宣传活动。海西州文化体育局在德令哈市中心广场,通过摆放展板、文艺演出、非遗项目展示展演、有奖知识问答、开设文化遗产保护微信公众平台等多种形式,积极展示海西州优秀文化遗产、宣传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青海省文物管理局以第11个文化遗产日为契机,提前谋划、精心组织、强化宣传、注重效果。活动当天,邀请省、市及玉树州新闻媒体进行专题报道,并在青海民族文化网、大美青海多元文化、玉树文化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宣传信息,提前营造“让文化遗产融入生活  让文化遗产惠及民众”、“文化遗产人人关注  保护成果人人共享”的活动氛围。通过组织各地文物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了全社会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发挥文物事业引导社会、服务经济、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提高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