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江苏援青:乡村振兴路上的“华丽转身”

26.12.2022  18:16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王瑞欣 报道)青海的绿色,在山、在水、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农牧资源,“世界牦牛之都”“中国藏羊之府”“中国有机枸杞之乡”“中国冷水鱼养殖繁育之库”都是这片绿色大地上所承载的美誉。

  记者从青海省乡村振兴局东西部协作办公室获悉,2021年以来,江苏、青海两省围绕基地建设、精深加工、产销衔接、品牌培育等关键环节,通过项目化、产业化、品牌化推动青海现代农牧业发展,助力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实现高质量发展,青海农畜产品绿色有机的“金字招牌”再次被擦亮。据统计,2022年共安排东西部协作资金6.7亿元、实施133个项目用于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分别占全年东西部协作资金的51%、协作项目总数的38%。

   精准施策,打牢发展根基

  青海省西宁市、海东市聚焦河湟谷地蔬菜、水果和特色种养殖,海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聚焦牦牛、藏羊产业,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种养殖大户的扶持力度,着力打造“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只有深入下去才能实现精准施策,根据《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和《江苏省青海省“十四五”东西部协作规划》,东西部协作办公室工作人员先后赴青海6个市州24个县(市、区)开展全方位调研考察,最终形成了有针对性的规划方案和可实施的项目储备库。

  打铁还需自身硬,实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高质量发展,重点在于培养强有力的自身“造血”功能。几年前的西宁市湟中区田家寨镇田家寨村还是一个贫瘠的小山村,放眼望去全是荒山荒坡,村民主要靠外出务工为生,村集体经济更是捉襟见肘。2016年,田家寨镇党委看到了旅游业发展的强劲势头,萌生出了发展旅游业的想法,第一时间成立千紫缘中心党委,积极争取东西部协作政策和资金扶持,流转村内1200亩荒滩和盐碱地,整合产业扶贫资金915.7万元,建成青海千紫缘种植园。2021年,为开辟农业旅游业发展新领域,千紫缘种植园建立“农游合一”的农业发展新模式,加快农民增收致富。千紫缘乘着东西部协作的“东风”,与江苏立乾农业科技开发公司合作共同打造苏青缘绿色联盟项目,就观光体验农业规划、引进多肉种植与培育等方面,江苏立乾农业科技开发公司派专家到千紫缘进行授课指导。同时,为帮助千紫缘打开消费市场和畅通消费渠道,促进消费扶贫发展,江苏立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现有的销售网络和渠道,以“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助推千紫缘青海牦牛肉、枸杞、藜麦等特色农产品销售。通过苏青缘绿色联盟项目,共计带动周边农户就业3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人、异地搬迁户2人,平均每人年度增收约1.8万元。

  “我们将资金重点聚焦在加快建设青海种养殖区域化、生产专业化、发展产业化的种养殖加工示范区上,推动种养殖向初加工、精深加工延伸。同时,积极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融合,大力发展田园养生、研学科普、农耕体验、休闲垂钓、民宿康养等休闲农业新业态,促进农村创业创新,让乡村发展的‘骨血’不断充盈。”东西部协作办公室相关人员表示。

   精准派人,点对点问诊把脉

  2022年,“南京百名专家百名博士百名企业家进西宁活动”正式启动,来自江苏省农科院果树所的专家团队来到西宁市湟中区多巴镇玉拉村,围绕草莓育种、高效栽培等方面给农户们提出“金点子”。回想起两年前,玉拉村千栋温室由于公司化运作经营不善,导致土地流转租金发放链断裂,农民拿不到收益多次上访,大片土地撂荒。返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曹有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行咱们自己干,都是祖祖辈辈的农民,还能种不了地?”他说干就干,带领党员主动扛起发展温室基地的责任,探索运用“党组织+产业+农户”方式,创新打造“产、储、供、销”一体化新型农业发展渠道。玉拉村育苗中心通过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培育出草莓妙香3号和越秀、红颜等34个品种,并研发出了适合青海栽种的反季节草莓品种,带动周边农户一起增收致富。“过去不会种草莓,年年不赚钱还倒贴钱,多亏了专家们的帮助,经常来给我们进行指导,现在我们的草莓品质高、销量好,收入也翻了几番,今年我还要试着种车厘子哩。”果农沈强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人才是第一资源,苏青东西部协作积极对接江苏人才资源优势,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人才交流活动,全面推进苏青人才服务共享、信息共享、成果共享,为两地更深层次合作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围绕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东西部协作办公室有针对性地组织选派江苏农业专家,组成农畜产品加工销售、农产品养殖和农文旅融合产业三个专家组,先后深入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花儿之乡”柏木沟、湟源县丹噶尔古城、湟中区玉拉草莓育苗中心,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独头蒜种植基地、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灵芝种植基地、乐都区蔬菜种植基地等项目,通过现场指导和座谈交流等方式,提出了进一步研发成熟稳定农畜产品的合理化建议,为农畜产业发展和乡村旅游经营提供了广阔发展思路。

   精准消费帮扶,产业发展提质增量

  据统计,目前青海牦牛、藏羊每年出栏达到872万头只,认证有机草原面积突破9000万亩,认证有机牦牛、藏羊445万头只,牦牛、藏羊产业集群一二三产业总产值达267亿元;青海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突破1000个……一个个数字的背后,是东西部协作的成果展示,更是绿色有机成为青海农畜产品“金字招牌”的有力支撑。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强劲动能,进一步提高消费帮扶的组织化程度,培育消费帮扶的市场内生机制,以新任务为导向促成消费帮扶新格局,推动帮扶门店从数量扩张向数量扩张和质量提升并驾齐驱转型。

  据了解,东西部协作办公室通过开展农畜产品“六进”工程以及苏青两省共同组织开展各类消费帮扶活动,特别是发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特色农牧业产品赴江苏参展,带动了上万农牧民增收。建设打造的“青品汇”线上消费帮扶产品销售平台,更是让青海的牛羊肉、隆治苹果、蜂蜜、高原灵芝等特色农畜产品走向了全国。据统计,2021年至今,苏青东西部协作通过“青货进苏”、南京商超、栖霞青海特色商品专营店等东西部协作消费帮扶渠道,产品销售额高达2.0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