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在新时代迸发新活力

18.01.2018  23:50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刘法营

  

  因为这块苍茫的高海拔陆地曾久历贫困落后,在奋起赶超中才急欲谋求突破;因为肩负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双重重任,在转变发展方式中更期盼实现跨越。

  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前所未有的巨大拉动力,带动72万平方公里的高天厚土,在新时代迸发出蓬勃生机与饱满活力。

  这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史上起承转合、浓墨重彩的一笔。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为基石,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关键,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青海,以人为本,科学布局,城乡统筹、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具有我省特色的新型城镇画卷舒展开来。

俯瞰甘德县城

德令哈市陶尔根家园里农牧民群众正在社区阅览室里读书

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县城一角

正在修建的乌兰县茶卡镇两街片区工程。摄影:苏烽 张浩

  新型城镇,推开发展的门扉

  伴随着一座座新型城镇在全省各地纷纷崛起,彰显着我省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不甘人后、奋起追赶的信念和力量。同时体现在通过新型城镇建设的蓄势而发,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释放出强劲动力。

  西宁市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借跻身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的良好契机,将海绵城市建设纳入城市规划管理的全过程。在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域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提升了城市的水资源涵养能力。并通过海绵型建筑与小区、海绵型道路与广场、海绵型公园与绿地等建设,打造出西北地区半干旱缺水型海绵城市建设的“西宁模式”。

  家住西宁市城北区瑞景家园小区75岁的祁生玉老人,见证了新型城镇建设给西宁市带来的变化:“我家早先住在六、七十年代单位自建的楼房里,各项设施与现在都没法比,新型城镇建设让我们搬进了设施齐全的小区。近年西宁市又推出海绵城市建设,起初也不懂这是啥概念,随着城市变绿了,空气清新了,生活环境越来越好,这才感到西宁市打造幸福宜居城市走的高端道路。”

  在中心城市之光的辉映中,海东市的东部城市群拔地而起,已经成为青海和东部城市群功能优化的重要副中心城市、兰西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城市、兰西经济区的产业基地、高原现代农业示范区、具有河湟文化特色的高原生态宜居城市和全省发展的新增长极。

  东部城市群对区县的带动功能显现出来,新型城镇在一路推进中集聚功能,释放出促民增收、幸福宜居的民生改善“红利”。

  海东市平安区居民李发明说:“新型城镇拉动了内需潜力和人气,揽活的、做生意的都比以前挣钱。眼前再不是从前冷冷清清、土里土气的海东,完全有了大城市的模样”。

  素有我省“西大门”之称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通过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在瀚海戈壁上增强重点城镇的带动力。基础设施全面跟进,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取得整体跃升。形成了产城融合发展,工业园区与城区联动发展,城镇与配套产业交融成长的格局。全州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5%,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

  新兴路径,书写以人为本范例

  在精心打造新型城镇的路途中,我省绕开了“摊大饼”的误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推动新型城镇发展与疏解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相结合、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与脱贫攻坚和服务“三农”相结合,加快全省新型城镇建设提档升级。在巩固和提升48个新型城镇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集中打造32个宜居宜业、各具特色的美丽新型城镇。

  靠着茶卡盐湖的“天空之镜”,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以此带动茶卡古驿完成了向新型城镇的嬗变。持续数年的茶卡盐湖旅游“井喷”之势,推动了茶卡镇与周边地区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茶卡镇市场主体从以前“门前冷落鞍马稀”,快速递增到558家,全镇围绕旅游从业商户占到80%以上,直接带动就业逾千人,间接带动就业达3千余人。“景镇联动”和软硬件巨资投入,使“国家特色小镇”、“中国最具文化价值特色小镇”、“全国美丽宜居小镇”花落茶卡。

  阔步向前迈进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坚守发展和生态底线,集聚城镇效能的同时,连接历史与人文的脉络,面向未来的发展。

  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镇,在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中,立足于当地多民族、多宗教的文化积淀,将隆务街打造成为集多民族民俗风格于一体的历史文化一条街。十余个民族的各族群众聚居在这里,从事各种经营。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流、交往、交融的空间中,既传承了各民族丰厚的历史文化,又成为增进各族群众之间情谊、实现和谐稳定的有效载体。

  无独有偶,距离隆务镇数百公里外的德令哈市柯鲁柯镇,以农垦文化底蕴凸显着新型城镇建设的主题。

  街道两旁,比肩接踵、仿旧如旧的林立建筑,徜徉在这里,似可聆听到历史的回声,体味到这座西部大农场过往的旧时光。农垦文化,成为柯鲁柯镇在新时期谋求发展的最大资源和看家“本钱”。在柯鲁柯镇生活了近40年的居民杨云善说:“以前镇上比较冷清,打造成新型城镇后,镇上的居民生产生活发生了从没有过的巨大变化。”

  担起城乡,新型城镇释放光热

  今年70多岁、曾在我省地质勘探行业工作了40多年的乐国维老人说,因为长年在野外工作,几乎跑遍了全省农牧区的沟沟坎坎。在他的记忆里,许多县城的设施还赶不上内地的一个镇,下面乡镇上的条件就更差一些。去年,通过收看上了中央台的“大美青海”专题片,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的变化,让他几乎不敢相信,这一切都已从梦想变为现实。

  毋庸置疑,这是我省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城乡建设设施一体化,实现城乡基础设施联网共享,为各族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福祉。

  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的长江源村是一个生态移民搬迁村。村里数百户藏族群众,以前都在靠近沱沱河区域里以放牧为生。住的是帐篷,铺的是羊皮,人就睡在地上,点的是羊油灯,连吃水都靠车拉牛驮。在搬进水电路话各项设施齐全的独院新家后,生活得益于新型城镇建设迅速得到改善,并发展起了以村集体经济为主体的后续产业。

  借助新型城镇化建设搭起的平台,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在县城约改镇,为搬迁到新型城镇居住的藏族群众,建起了长达数百米的创业就业一条街,许多搬迁群众在掌握了汽车、摩托车修理和民族手工艺制作技能后,在政府扶持下踏上了创业之路。

  在新型城镇全面施行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则传导出党和政府对各族群众的深切关爱之情。

  设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城一侧的县城敬老院里,集中供养着来自全县各地的百余名孤寡五保老人,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服务,让各族老人在这个大家庭里颐养天年……

  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方心未艾,站在新时代的开端,必将在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中,奋力实现各族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