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庄村的社火传承

10.02.2017  19:07

大家齐上阵。

卸去油彩。

看社火。

“沙和尚”和小朋友。

杨三娘角色。

  青海新闻网讯社火,在青海有着深厚的民间基础。西宁街头的社火表演别具特色,一般是从农历正月初六前后开始,可持续到元宵节前后。

  近日,记者前往西宁市总寨镇新庄村,见到了参加社火表演的演员。

  23岁的谢安龙已经参演了三年的《杨家女将》。鲜艳的衣服、华丽的头饰,一番装扮,瞬间让一个大小伙变身成为一名美丽的“女子”。朋友们笑着说:“戴上头饰,化上妆,他跟大姑娘也没什么区别。”社火的化妆过程较为复杂,一般耗时接近两个小时。凌晨,谢安龙就早早起床开始忙碌。打粉底、涂油彩、戴头饰,最后换上角色服装。表演时他要在高跷上站好几个小时,所以,他要尽量减少进食和饮水,就是吃早点也得一点一点掰下来放进嘴里,防止抹花嘴上的唇彩。

  秧歌、舞狮、舞龙、花鼓等,这些表演在社火中必不可少。已有二十多年社火表演经验的段师傅在广场上说说笑笑,神情轻松。-段师傅介绍,闹社火最重要的是送社火:灯宫率领秧歌队,龙、狮子、高跷、旱船一行,敲锣打鼓、浩浩荡荡前去送社火;接社火一方,备办烟酒茶包现金,燃放鞭炮予以迎接,灯宫一声令下,举行社火祈福仪式。

  社火表演节目繁多,有秧歌,舞龙、舞狮、旱船、戏牛、金钱棍、八仙祈福等,还有腰鼓、太平鼓、高跷、敲锣打鼓吹拉琴。谢安龙回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村里社火最繁荣的时期,有上百人演社火,几乎每家都有社火的,服饰和道具。每年正月,各村的社火表演队走乡串户,尽情地耍尽情地闹,将春节变成了狂欢节。

  谢安龙说,多少年来,衬里人只是因演员的身体,素质和年龄调整过演员的动作幅度,但从未更改过表演套路和模式,就连演员的衣服也都保留了老样子。这样做,就是为了留住传统。

  如今谢安龙是衬里登台表演的年轻人,也是衬里社火传承人之一。8岁起他就跟父亲、伯父一起学习基本功,14岁就上台表演。谢安龙说:“演了这么多年的社火,从上一代传到我们这一代。村子也有了很大变化,但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能忘,也不能丢,我希望社火能世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