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打造富有青海特色的创新高地

09.01.2018  21:00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马新

先进的太阳能光伏设备生产线。

   围绕产业链和创新链“双链融合”,加快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突破5微米铝电子光箔、甲醇蛋白纤维、新型合金材料等一批核心技术;

  扎实推进“百项创新攻坚”、“重点产业科技支撑”、科技“小巨人”计划、“双倍增”工程和工业强基工程,推进光电新材料、光伏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重大科技专项,突破N型太阳能电池、新型合金等一批核心关键技术;

  在新材料、高端专用装备制造等方面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在更多领域实现由跟跑变为并跑、争取领跑,促进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017年,积极参与“百日攻坚”“会战黄金季”“夏秋季攻势”“收好官、开好局竞赛活动”等四大专项行动,我省主动应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做到站高、看远、想深、谋实,抢占制高点、把握主动权。

青海西矿杭萧钢构生产线。

  新动能加快成长彰显经济活力与后劲

  创新既决定着应对挑战的能力,也是未来发展的动力源泉。

  青海马铃薯育种技术在全国领先;春油菜“青杂7号”连续多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油菜主导品种;在人类低氧适应生理、高原病防治等医学领域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盐湖提锂、锂电储能开发应用、水光互补发电技术,以及青藏铁路建设中攻克的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

  多年来,我省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建设创新型青海、弥补发展短板、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青海开展的连续7天全清洁能源供电测试,取得了圆满成功,对中国乃至全球能源转型都具有标志性意义。”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舒印彪在2017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发言,将我省在青洽会期间实施的“绿电7日”实践,高调推介到了国际舞台。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的发源地,也是全国13大水电基地之一。这里日照充足,并有大面积戈壁,发展光伏发电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落实“使青海成为国家重要的新型能源产业基地”的战略要求,成功实施国内首次也是国际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绿电7日”,在全球能源转型的进程中,青海的这次实践无疑留下了重要足迹。

  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推进“四个千亿元”和“四个百亿元”产业发展要求,青海省科学技术厅着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青海省高新技术产业健康发展。重点围绕打造千亿元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集群和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需求,安排部署重大科技专项,为光电材料产业链和多晶硅产业链条延伸、多元熔盐体系的开发和产业化以及生态畜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为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部署,我省积极推进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和“多证合一”改革,持续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广泛动员各类创新创业主体,聚集创新创业要素,优化金融服务,有效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截至目前,全省累计登记注册市场主体35.2万户、注册资本9668.28亿元,同比增长14.39%、25.02%。

  同时,抓住国家支持建设一批“双创”示范基地的机遇,不断加大对科技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培育力度,引导资金、技术、项目、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目前,新认定科技型企业40家、高新技术企业22家、科技小巨人5家,充分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政策取向,为创业创新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金属美一体化项目建设。

  新引擎不断发力撬动转型升级杠杆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必须依靠创新驱动,实现新旧动力转换。

  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现代化厂房成片分布,在参差错落的建筑物之间,一条“打造生态镁锂钾园”的标语牌显得异常醒目。总面积5856平方公里的察尔汗盐湖是中国最大的钾镁盐矿床,其钾、钠、镁、锂等各类资源总量达600亿吨。青海盐湖博物馆有关资料表明,早在1958年,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青海省海西州钾肥厂就开始在这里开采钾肥。然而,受可利用资源、技术和开采工艺等多种因素限制,直到上个世纪末都没有形成规模,而且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如果说察尔汗盐湖资源的开发前50年只是钾肥的开采,那近10年来这里探索的则是一条欠发达地区资源综合开发的跨越发展之路,而未来5-10年,其目标是建设中国最大的“生态镁锂钾园”。

  “以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通过推进钾、钠、镁、锂、硼等资源的梯级开发,到目前,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资产已经超过800亿元,拥有职工1.8万余人。”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盐湖资源是国家战略资源”的定位,公司将加快推进“走出钾、抓住镁、发展锂、整合碱、优化氯”的战略布局,打造中国锂原料基地、世界镁工业基地和钾工业基地。

  近年来,青海循环经济、新兴产业投资占一般性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70%,尤其在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投资呈现“翻跟头”式的增长。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青海盐湖提锂-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锂电池制造-新能源汽车制造的完整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十三五’末,锂电产业产值可达到千亿元规模。”青海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乔弘志表示,围绕产业发展方向,青海正在推进几大“千亿元产值”产业发展规划。

  从过度依赖资源型、能源化工产业到循环经济、新兴产业渐成气候,从粗放单一经济结构到构建绿色多元的生态经济体系,青海正在加速拥抱新理念、新技术、新产业,在转型升级中迎来脱胎换骨的变化。

  记者快评:为创新驱动“赋能”

  世界经济的每一次重大转型,都与能源变革息息相关。进入21世纪以来,以风力和太阳能发电为主的新能源发展势头强劲,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开发利用方式面临挑战,一场历史性的能源变革正在全球范围内孕育。

  “能源转型是社会化的系统工程,其根本任务是构建清洁、低碳的新型能源体系,根本途径是再电气化。”2017年,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舒印彪在公司年中工作会上提出的再电气化,从生产环节看,体现为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从消费环节看,则体现为电能对化石能源的深度替代。

  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及能源变革行动不断推进,清洁能源已成为全世界绿色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而相关研究表明,90%以上的清洁能源必须转化为电才能得以应用。因此,电能是清洁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形式。

  青海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接续地。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省委省政府生态保护优先战略的指引下,青海的经济结构正发生着可喜变化,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青海特色的绿色发展道路。尤其是2017年“青洽会”期间,青海连续7天全清洁能源供电,为告别化石能源迈出了开创性的步伐。

  当今的现代科技全面、系统、深入的发展正在将人类文明推进到生态文明的新时代。能源正在由化石资源为主转向以太阳能、风能和水能为主,分布式能源概念将重构能源基础设施,电动汽车将取代燃油汽车;在这个生态文明新时代,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能够生产绿色有机的生态产品、能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将成为具有巨大竞争力的区域。因此在新的时代,青海许多特有条件开始凸显自身独特的经济比较优势。

  清洁能源是人类利用能源的发展方向。实践证明,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的今天,尽快实现由过去单纯依靠大规模投资、大规模资源低效率消耗并造成大规模环境破坏维持增长,转为主要依靠科技创新等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改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方向和途径。相信,通过发挥具有自身比较优势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让它们为创新驱动发展“赋能”,青海一定会闯出一条经济落后、生态脆弱的少数民族地区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加速动力转换,推动青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日视点    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人民政府
加速动力转换,推动青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日视点 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厅
“绿色”底色擘画西宁产业发展
  青海新闻网讯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Qh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