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李积乾的工作经
说起当村官,不少人都摇摇头,李积乾却越干越有劲儿。“干一行爱一行,既然做了就得干出点成绩!”
27岁的李积乾是海东市乐都区城台乡泉湾村一名大学生村官,3年前,他第一次来到了这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没有硬化路,没有广场,全村400多个村民的生活来源除了自己家的一亩三分地,就靠外出务工、卖劳力。在精准扶贫工作开始后,全村69户村民中,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27户。
“都说要精准扶贫,可我这个村官的作用,咋样才能发挥出来?”在扶贫工作开始后,李积乾每天都在琢磨这个问题。
就在李积乾挖空心思找门路的时候,一个意外的发现,让他茅塞顿开。
“走家串户时,我突然发现不少村民家里都有地皮菜和自己加工的粉条,很多农村妇女,都会在家绣鞋垫、做香包。这些可都是好东西!”李积乾一边观察一边打算:要是能把这些东西“挂”在网上,说不定就能变成村民们口袋里的红票子。
小李的计划并非异想天开。早在2015年10月份他去市上参加培训时,就对大学生村官创业的项目产生了兴趣,向几个有经验的“前辈”取经成功后,他的心里就萌生了创业的念头。而这些山沟里看似寻常的土特产,一下子让他找到了自己的目标——电商扶贫。
2016年7月,李积乾注册了青海一品一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路。为了寻找货源,他一有空闲就四处走访,动员村民将自己家的手工粉条、地皮菜、紫皮大蒜卖给他,他通过网店卖到全国各地。
50多岁的祝存贤是村上的贫困户,老伴常年卧病在床,一家人的生活十分拮据。2016年,村上确定了产业扶贫的帮扶计划,扶持村民加工粉条,增加收入,村上像他一样的贫困户都领到了一台粉条机和一辆三马子。
李积乾找到他时,老祝正在家忙着加工粉条,一听小李要来买他的粉条,他笑得合不拢嘴,可当小李把自己的计划告诉他时,老祝又慌了。“我们这粉条,县上买的人都不多,外地人真稀罕这个?”就这样,一心怕小李吃亏的祝存贤犹豫半天,将自己的350公斤洋芋粉条卖给了李积乾。
海显仓是坝口村的种蒜带头人。提起在地里碰到李积乾的情形,海显仓记忆犹新。“小李给的价格比其他人都高,我一问才知道他要开网店,年轻人就是思路活!”
就这样,李积乾一边搜集土特产存货,一边设计包装。2016年8月底,网店正式开张,来自村民家里的地皮菜、紫皮大蒜、洋芋粉条一下子走出了穷山沟。就在所有人都在怀疑他的创业项目能否成功时,网上的销量说明了一切。
“我一来是靠网店直接销售,二来也通过其他省份正在创业的大学生村官推介我的产品。到目前我粗略估计了一下,大概卖出去5吨大蒜,2000多包地皮菜,1500公斤粉条。”李积乾看着本子上的一组组数据笑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双11那天,我参与了网上的促销活动,100袋地皮菜18分钟就抢购一空!”
很快,李积乾电商扶贫的消息在小山沟里不胫而走,除了今天已经带动的二三十户村民外,原来不敢相信的村民都连连称奇。“一公斤地皮菜能卖40元,比猪肉都贵!”“没想到卖得这么好,明年我们也跟着干。”
城台乡党委书记杨延春告诉记者,作为乡上大学生村官的创业代表,李积乾的故事让很多人深受鼓舞。今年他们将继续帮助李积乾进一步建好平台,并且给他提供一些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
“去年9月份,区商务局安排让我入驻海东市电子商务服务基地,之前就业局也给我2000元的帮扶资金,虽然起步有些困难,但有了政府的支持,我就更有信心做一名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好村官,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李积乾坚定地说。(咸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