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扶贫激活“美丽经济”

16.07.2017  22:46

7月,在树林与流水环抱间,海东市乐都区瞿昙镇朵巴营村迎来最美季节,慕名的游客纷至沓来,随着旅游项目的大力实施,这个昔日的贫困村,找到了致富的新路子。

一面是昔日村里破旧的土路挨着土坡,时不时还能在路边看到小黑水沟,村里没有垃圾池,村民生活垃圾常常乱丢乱倒。一面是著名的瞿昙寺和美丽的瞿昙河,发展旅游业的天然优势在村内集中。

在朵巴营村,大石滩水库、南山积雪、药草流泉等人文景观散布各地、“‘花儿’会”“南山射箭”也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贫瘠的土地与旅游资源形成反差,虽然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长久以来,村民都是守着“金饭碗”不知如何发展,加上村里的气候条件、耕种技术等原因,这个157户中有48户贫困户的贫困村,曾经的人均年收入不到3300元。

变化开始在扶贫工作队驻村后。本着思想脱贫先行的思路,省旅游局驻村“第一书记”刘峰从抓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整治开始,引导村民转变思想,并结合村里实际,入户走访做工作,为每家每户制定脱贫路子,同时在旅游扶贫上下功夫,开辟出一条行之有效,切合村内实际的旅游扶贫路。

接下来的时间里,在“美丽乡村”项目建设中,村里建成2400平方米的新农村广场,450平方米的文化墙及村中亮化工程等已全部完成。在3座社选址修建了3个垃圾池,在全村的田间地头、道路两侧种上了杨树苗。

以前新农村广场那片地连硬化都没有,就是一片小土坡。现在建好后,大家没事就愿意去广场跳锅庄,看着村子越变越美,致富的劲头更加足。”村民董成财说。

如今,朵巴营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精致的小木屋点缀在树林中,昔日村里破旧的道路已变成平整的水泥路,道路两旁的特色文化墙十分亮眼,这些改变都为旅游发展打下了基础,也吸引了更多游客和好项目。

卧龙谷”项目由驻村扶贫工作队招商引进,是一个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民俗为一体的乡村旅游项目。弥补了以瞿昙寺为中心的旅游短板,并吸纳了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致富增收。

去年7月,村里承办的“海东市乐都区第四届南山射箭比赛”和“2016丝路瞿昙寺‘花儿’会艺术活动”,5天就吸引了15万人次,带动本村村民设立售卖摊位35个,其中贫困户设立摊位8个,每个摊位均收入5000元以上。

2016年年底,朵巴营村实现了贫困村退出。今年,村里利用流转的土地种花海,继续巩固自驾、垂钓等休闲基地的建设,完善村里的旅游产业,巩固持续“造血”的功能。

美景需要“天生丽质”,更需要来自“后天”的锻造升级。随着我省旅游扶贫项目加大实施,那些曾经“藏在深闺人未识”的美丽村庄,渐渐在山坳里“”了起来,成为省内外游客休闲观光的新目的地,也成为村里打开致富的大门。

今年,我省将在2015年、2016年103个旅游重点村实施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的基础上,继续在50个贫困村实施乡村旅游扶贫项目,下一步,在项目安排上,不再限定于纳入规划的重点村,还将结合各地资源,扩大选择项目范围。(贾雪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