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丹噶尔人的服饰

18.01.2016  11:06

  湟源汉族民众的传统服饰冬棉夏单,质地以棉布为主,辅以绸缎、毛料。在当时式样时髦,较为文雅光鲜,为外地游人所称道。同时受周边游牧民族的影响和地理气候的制约,形成了汉藏融合的特色。

  “起看(好看)一顶帽,干散(精神干练)一双鞋”这是过去流行在湟源地区的一句俗语,从中可以看出当地人对鞋、帽的重视。早年间,汉族男人们一般头戴瓜皮小帽或礼帽,农民大多戴白毡帽,将下沿口的一半向上折起,宛如一个白色小簸箕扣在头上。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毡帽不见了踪影,大多戴有帽檐的圆顶制服帽。藏族牧民则夏戴礼帽,冬天戴狐帽,狐帽制作十分讲究,帽顶多为锦缎,帽里为棉布,中间一层薄薄的羊毛,帽围用整张狐狸皮(为冬季捕获的火红色狐为佳)制成。绒毛朝外,脑后饰以锦缎飘带。在高原的寒风中火红的绒毛颤动,飘带飞舞,动感十足,非常好看。汉族男子在冬季大多戴黑色羊羔皮、沙狐皮、猫皮、狗皮缝制的有护耳、护额的皮帽或棉帽,后来出现了栽绒(即长毛绒)棉帽,称之为“火车头帽”。当然冬季也有戴狐帽的汉族人,年老的农牧民还戴一种镶金线花纹镶边、内装护耳的“滚头金边”毡帽,酷似圆形头盔。

  汉族妇女脑后绾“纂纂”(发髻),发髻用特制的小网套紧,年轻妇女额前梳刘海,留鬓角;大姑娘们则用红头绳扎一根长辫,垂于脑后。后来大姑娘流行梳两条辫子,年轻妇女们也改变了脑后绾“纂纂”(发髻)的传统发型,如今的发型、头饰也是五花八门、难以尽数了。

  布鞋针线功夫是考量家庭主妇们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早年间,丹噶尔男女主要穿手工布鞋。布鞋样式虽简单,制作却费力、费时。从无数小块碎布布头,变成一双简单的圆口布鞋,所花费的工夫很难以小时来计数,甚至很难以天计数:夏天,妇女们纷纷到河边捶洗衣服,把破的无法再补的大小衣物拆开,大一点、瓷实一点的布块当补丁,小块的就成为做鞋用的“铺衬”,并把它们一块块整理好、压平,备用。然后把麻线用磨燕麦炒面时隔出来的“叶燮”(音)糊成薄纸板,叫“打纸袼褙”,按鞋底样旋(剪)下来,作为鞋底模板,摞上四五层碎布,最外面铺一层新白布,裹到袼褙(底模)上用线订好,这是下层,上层不铺新白布,裹在模板袼褙上后再用白布裹起来,两层之间再垫上小块的“铺衬”(碎布)订好,边缘以重物压平。第三步是手工搓麻绳。买来大白麻,搓双股麻绳,每根长约六七尺到一丈,一端做上纫头,一针针地“纳鞋底”。针脚越细密,鞋底自然越牢靠、结实。女人们针线活的好坏很大一部分就在纳鞋底上,光是纳鞋底,手快的女人一整天才能纳一只。还有一种鞋底是“千层底”,湟源人叫“毛布掌儿”,这是用鞋底大小的整块白布一层层摞起来,订在一层袼褙上,然后用麻绳千针万线地纳起来。

  做鞋是妇女们最为繁重的针线活,小姑娘从七八岁起就开始帮母亲洗“铺衬”、整理“铺衬”,开始学习打袼褙、纳鞋底,出嫁后除了繁重的其他家务活外,做鞋便是她们一直要做的活计,一直做到老。后来出现胶鞋、塑料底鞋、皮鞋、旅游鞋等商品鞋后,才把妇女们从做鞋的“苦役”中解放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