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蹲点日记:格尔木市将军楼公园见闻

16.04.2019  11:20

  1982年8月,“慕生忠将军来了”的消息轰动了整个青藏线。

  73岁的慕生忠将军决定重上高原,这对甘肃省委也是个意外。

  “老伙计,批准我上一趟高原吧。”

  在兰州离休的将军,瞒着医生和家人,悄悄来找组织部长请假。组织部长疑惑的朝他望了一眼,目光停留在将军银白的鬓发上。

  “狼忘不了荒野,是不是?”他开玩笑地问。

  老将军现出忸怩不安的样子。他把他的军帽放在手里压扁,揉来揉去。

  “这是最后一次,老朋友。”他说,“我说的是实话,就像我临冬时候对你说的一样。这是最后一次了。有件事我得去做,一件很重要的事。”

  “什么事儿?”

  “你不久就会知道。”

  “那么你去吧。”组织部长答应了,“不过要注意身体,海拔3000米对你的心脏是不适宜的!”

  就这样,慕生忠将军又回到了他刻骨镂心般怀念的格尔木。

  ——节选自1987年8月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报告文学集《赤诚奉献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记者  樊永涛  报道)

  2019年,4月15日。青海海西格尔木市。

  合上书,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1982年,72岁高龄的慕生忠将军要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是什么?

  带着疑问,来到离市区不远的格尔木市将军楼公园。拨开迷雾,在这里我们找到了最能直达内心的格尔木往事烟云。

将军楼

  公园内,一尊高6米红色花岗岩雕像显得格外引人注目。雕像面色沉稳,双目炯炯,头戴棉军帽,身穿军大衣,左手紧握木杖,右手自然垂放。这尊雕塑作品名叫“青藏公路之父”,主人公就是是慕生忠将军,风吹起将军的衣角,微微迈起的腿是那么坚定而有力。

  将军的雕像静静地矗立在蓝天白云之下,把人的思绪带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带回到那些跋山涉水的春秋夏冬,带回到那些劈山筑路的日日夜夜。

  50年代初的格尔木,是一片戈壁大漠,荒无人烟。

  格尔木这个名字是慕生忠将军给起的。当他带着部队到格尔木去修青藏公路的时候,晚上走到这个地方,随行的一些同志就问他,慕老,格尔木在什么地方?当时将军就把铁锹一插,一脚踩下去,说,这就是格尔木。

  “这就是格尔木。”当将军铿锵有力说出那句话时,他也想到了未来,一代又一代不畏艰险、不怕困苦、不问得失的拓荒者前赴后继战胜恶劣的自然条件,用血泪和汗水的土地上建设出一个崭新的戈壁新城。

  继续前行,就来到这里主体建筑——将军楼。建于1956年,这里曾是青藏公路管理局办公的地方,也是慕生忠当年工作和生活的主要场所。这是格尔木市的第一幢楼房,是为当时的至高点,站在二楼时可以饱览格尔木的全貌。

  慕生忠也被称为“青藏公路之父”,而将军楼是格尔木从无到有的见证,更是一代代创业者艰苦奋斗的缩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格尔木人扎根高原、无私奉献、前赴后继、继往开来。

  贫瘠高寒地,一切都是创造。青藏公路沿线许多地名,都是慕生忠起的,修到哪儿,起到哪儿。例如,著名的沱沱河。因为沙多,人下到河里,沙子立刻就把脚面埋住了,像个鞋套。慕生忠便将此河取名为“套套河”,而译电员译成了“沱沱河”。还有“雪水河”“小江南”“十二步山”“不冻泉”……

  而有些地名,是为了铭记。在青藏公路修建途中,一名韩姓宁夏驼工因病累而早逝,令慕生忠恸然泪下,“好兄弟,你走得太早!最苦难的日子都过来了,拉萨就在眼前了。我本想到拉萨亲手给你戴上大红花,可连这一天你也没等到……这个地方就叫韩滩吧!”

如今的格尔木市区高楼林立

  将军楼公园,展现了格尔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可以用“一位将军、一条公路、一个奇迹、一段历史、一座新城、一种精神”概括。

   “一位将军”

  作为共和国的开国将领,是慕生忠带领解放军指战员与民工用镐、锹、锤这些简单的工具在最短的时间内打通了从格尔木到拉萨的“天路”。是他在荒芜的土地上一锹点化出一座现代化城市——格尔木。

   “一条公路”

  青藏公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筑路大军在财力匮乏、技术短缺、自然环境恶劣的情况下,齐心协力征服了重重天险,用了七个月零四天的时间就在“生命禁区”修通了格尔木至拉萨段的“天路”,填补了我国公路史的空白。为了凿出这条通向世界屋脊的路,3000多名烈士永远留在了雪域高原。

   “一个奇迹”

  上世纪50年代初,在当时的中国地图上,格尔木还只是柴达木盆地南缘地带一片荒无人烟的戈壁,在这里偶有阿尔顿曲克转场的少数牧民游牧,自西藏运输总队在格尔木河畔搭起第一顶帐篷开始,格尔木的开拓者和建设者们用他们的无私与奉献逐步奠定了格尔木城市的雏形,他们创造了人间奇迹,一座崭新的高原新城从此在中国的大地上耸立。

   “一段历史”

  上世纪50年代,全国各地干部群众响应党中央“开发柴达木”的号召,从祖国四面八方投向格尔木的怀抱,靠肩扛手推等原始劳动,揭开了格尔木建设的新篇章。格尔木所取得的成就,是两省区军民联合共建的结果,青海所属单位驻军部队和西藏驻格尔木办事处三支重要力量,为格尔木的形成开发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座新城”

  格尔木从1954年建政至今,开启了格尔木这座高原戈壁新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60多年来的艰苦创业、艰辛探索、不懈奋斗、开拓创新、矢志追求成就了富裕文明的和谐景象,当前格尔木已经站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正在朝着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富裕、民族团结、生态文明的青藏高原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迈进。

   “一种精神”

  自上世纪50年代起,随着柴达木盆地的开发建设,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支援大军在开发建设中继续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丰富弘扬民族精神,逐渐创造和锤炼了在特定的历史、地域条件下具有区域性的时代精神,这些精神不仅是鼓舞老一辈格尔木人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也激励着新一代格尔木人解放思想、科学务实、勇于创新,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格尔木而不断奋斗。

青藏公路

  格尔木是一座因路而生、因路而兴的城市,自从慕生忠率部修筑青藏公路以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为格尔木这座年轻的城市注入了强劲发展的动力。

  在这里我找了答案。公园展厅内,一把封存了铁揪展台,吸引了我们的目光,这把铁揪上刻了将军的名字,上面刻着“慕生忠之墓”五个大字。后经了解,那是1954年7月,这正是草木芃芃的季节,但高原的山巅仍储着皑皑的白雪,那条正在修筑的长路载着将军的希翼和三千筑路将士的艰辛向前奔跑着,将军在铁揪把上刻了“慕生忠之墓”五个字,他说:“如果我死在这条路上了,这就是我的墓碑,路修到哪里,就把我埋在哪里,但,我的头要冲着拉萨的方向。”

  时间的指针回拨到1982年,到达格尔木的第三天,将军去了海拔4000米左右的纳赤台。他站在山头上眺望着昆仑山,眺望着夸山而去的青藏公路。在下山的路上,将军对自己的女儿说:“我要办的事办完了。我找到了安睡的地方,死后就埋在昆仑山下……”说到这里,将军突然大声对同行的老战友敞开了心扉。

  “老伙计们,我慕生忠不能修成青藏铁路,死后也要听着火车过昆仑!”

  1994年,老将军如愿“归来”,终与雪山合为一体。

  ……

  2006年7月1日,当与青藏公路比肩而行的青藏铁路向拉萨开出第一列火车,雪山之下,草原之上,一列列满载旅客、货物的火车呼啸而过……此情此景,长眠于昆仑山麓的慕生忠将军,一定倍感欣慰。

青藏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