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脱贫面”道出“精准经”

04.12.2017  11:54

  “一边干一边学,从伙计到老板就是这么‘炼’出来的。”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拉干村贫困户韩永录说。在北京一家拉面馆经过一年实训,2017年5月他在北京新开了一家面馆,当上了小老板。(11月24日人民网)

  “一人学手艺、外出打工,全家脱贫不成问题。”一碗小小的拉面,解决了全家脱贫,表面上看区区小事不足挂齿,实则是道出了精准扶贫的真经。

  精准的扶贫资金使用。作为扶贫资金的使用来说,既要用其引进项目,因地而异发展产业,同时也要兼顾因人而异。政府能为贫困人口开拉面馆提供三年贴息贷款5万元,这种投资小、见效快,还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的资金使用,无疑是把扶贫资金用到了刀口上。让贫困者既学了本事,又挣了票子,增加了收入。

  精准的脱贫载体搭建。事实上“脱贫面”的思路,不仅为那些具有强烈创业欲望的贫困者搭建起掌握一门技能,学得生存本事的平台,达到了增收致富的目的。还让这些创业先行者,通过“先富帮后富”,为更多农村劳动力搭建起实现就业的载体。

  精准的脱贫举措落实。当然,再好的思路还需要一系列的举措,“脱贫面”也自当不例外,政府出面推行“拉面带薪在岗实训+创业”,既集中派送贫困户家中的青壮劳力到异地学手艺、学技能,还帮扶帮到底,学员培训合格,政府给予5000元奖励,为接下来的自主开店创业提供了资金扶持。

  如今回过头来看,“脱贫面”不得不说是给贫困地区上了一堂精准扶贫课,在我们的扶贫干部成天念叨如何使用好扶贫资金,如何搭建扶贫载体、如何制定落实扶贫举措之时,从“脱贫面”面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在沿袭老路一时找不到突破口的情况下,何不换一种思路,在创新扶贫资金使用、创新搭建脱贫载体、创新帮扶举措上做文章。

西宁市九个做法促脱贫攻坚更显成效(上)
   •2017年西宁市有100个贫困村退出 Qhnews.Com
送岗 解困 扶智……——省人社厅出实招扶真贫
  青海新闻网讯 就业扶贫,授人以渔;社保扶贫,Qh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