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总工会: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团结各族职工在新青海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18.10.2019  18:02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近年来,按照全国总工会的部署要求,青海省总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优势,以提升职工技术技能水平、增强职工创造潜能和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线,以创建青海高原“工人先锋号”活动为载体,团结动员全省广大职工广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建功立业劳动竞赛和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充分发挥了我省工人阶级在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中的主力军作用。

  劳动竞赛成为工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各级工会聚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劳动竞赛载体、拓展劳动竞赛领域,组织动员广大职工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活动。围绕提质增效、优化结构、创新技术、节能环保等,在全省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组织职工广泛开展比工程质量、比建设工期、比技术创新、比科学管理、比文明施工、创和谐团队为主要内容的“五比一创”劳动竞赛活动;围绕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聚力三江源、青海湖、祁连山、柴达木等重点生态领域,组织动员职工开展以“保护生态、绿色环保”为内容的保护生态工程劳动竞赛;围绕促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在社会服务领域广泛开展以开发品种、提升质量、诚实守信、服务创新为主要内容的竞赛活动;围绕提升职工技术素质、加强民主管理、促进安全生产,在非公企业深入开展“携手保增长、和谐促发展”主题竞赛活动,最大限度地把职工吸引到竞赛活动中来。每年有3000多家企业、30多万职工参加系列竞赛活动。

  青海高原“工人先锋号”成为全省统一、职工认可、影响广泛的高原先锋品牌。各级工会大力弘扬“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追求更高”的青海高原工人先锋品格和“五个特别”青藏高原精神,以“深化、拓展、巩固、提高”为目标,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特点,分层次、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以创一流工作、一流服务、一流业绩、一流团队为主要内容的青海高原“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让“工人先锋号”在实现经济总量与质量双提升中更加响亮,在项目建设早竣工、早见效中当好排头兵,充分展示了职工主人翁风采和时代风尚。创建活动从生产型班组向服务型班组延伸,从公有制企业向非公有制企业延伸,从企业职工班组向重点工程中的农民工班组延伸。每年选树40个青海高原“工人先锋号”。

  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成为培养各种技能人才和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顺应全省经济转型发展新形势、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新要求,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组委会在广泛深入持久上下功夫,突出岗位练兵、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技能竞赛,在青海建设急需、技术含量较高、通用性较强的工种中连续举办了15届全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牵头、各方密切配合、职工群众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全省200多万职工参加了各级各层次的技能比赛,近万名职工晋升了技术等级。2019年,全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项目涉及22个行业160个工种(项目),并成功举办全省首届拉面行业技能竞赛。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已成为广大职工竞比技艺、交流技术、展示技能的重要平台,成为培养各种技能人才和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

  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成为职工群众参与企事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形式。各级工会以争创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争当“青海高原工匠”“工人技术明星”为载体,积极组织职工开展先进操作法、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发明创造、技术协作、技术交流等活动,引导职工积极参加“五小”活动,培育技术创新能手、创新型班组,引领和凝聚广大职工投入到企业(行业)、车间、班组技术攻关、发明创造创新的活动中,培育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空间,打造发展新优势,汇聚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强大合力。每年创建省级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10个,评选青海高原工匠、青海工人技术明星各10名。

  劳模精神成为引领广大职工立足岗位、争创一流的一面旗帜。从建立完善劳模管理服务机制入手,推行劳模精细化管理服务方式,构建劳模管理服务和培养使用相统一的制度体系,实现了劳模服务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大力加强劳模管理服务工作,积极探索和完善培养、选树、表彰、关爱和激励劳模的工作机制,在全社会推动形成了尊重劳模、学习劳模、关爱劳模的良好氛围,国庆前夕,省委省政府召开大会,命名表彰了40个劳动模范集体、134名劳动模范和83名先进工作者。努力做好劳模评选表彰及申报推荐、劳模生活困难帮扶、劳模“三金”发放、劳模疗休养等工作,为劳模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贡献智慧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下一步,青海省总将继续按照全总的要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深入开展“五小”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不断激发广大职工群众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