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西宁将再刷新城市颜值

26.02.2016  09:03

  青海新闻网讯 从安居到宜居,从宜居到美居,每一次西宁城市形象的蜕变,既是市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又是群众幸福指数的提升!

  晨曦里的“白鹤亮翅”,夕阳下的翩然锅庄,暮鼓中的青春街舞,暖阳下快乐的孩子和惬意的老人……这一幅幅画面的底色是西宁越来越蓝的天,越来越多的绿地以及越来越好的空气质量。

  西宁,已然成为熠熠生辉的青藏高原山水花园城市!

  西宁市的城市形象不断在提升、在攀登、在蜕变!

  然而,西宁人并没有停步不前!

  今年西宁市两会上,市长张晓容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对城市形象提出了具体要求——强化管理不懈怠,全面提升城市新形象!

  那么,西宁市又将以怎样的创新方法以及具体的措施来提升城市形象呢?本报就此连线西宁市城市管理局,看看他们对提升城市新形象又有着怎样的打算。

   新形象之 新蓝图

  “市委、市政府把打造城市新形象作为解决民生问题、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不仅改善了城市面貌,更改善了干部作风、干群关系。”西宁市城市管理局局长石俊表示,2016年,西宁市城市管理局将以城市管理现代化为指向,以改革创新为推动力,围绕“推动一项改革、塑造一个品牌”两大任务,重抓七项工作,实现四个提升,为“十三五”发展开好头、起好步,全力打造整洁靓丽、井然有序的人居环境,让城市成为人民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有力依托。

  【关键词】:改革

  推进城市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着力推动城市管理“四个综合”改革落地,加快建立符合西宁实际、体现西宁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综合管理体系。

  【关键词】:品牌

  进一步巩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成果,推进城市洁净工程建设,持续开展七项系列整治行动,如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致力打造“美丽夏都—清洁西宁”品牌。

  【关键词】:提升

  推动行政执法重心下移、人员下沉,在镇办一级建立综合执法体系,加强城市管理重点领域的基层执法能力建设,提升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水平;整合区级市政管护、绿化养护、环卫作业、河道管理职能,优化管理作业体系,建立市政公用事业一体化管理服务体系,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建设市级“数字城管”平台,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的全市城市管理数字化网络体系,提升城市管理信息化、现代化水平;扎实做好“美丽夏都·清洁西宁”品牌系列整治工作,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和城市美誉度。

   新形象之 新家园

  “群众的呼声就是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问题导向。”石俊介绍,去年以来,他们走街串巷收集老百姓的建议,听取市民的呼声,及时梳理出了7大工作目标。

  为优化城市环境,根治这些城市管理的顽疾,今年,一场标本兼治的城市环境“攻坚战”即将打响。

  ●7大攻坚战

  ——市民文明素质提升,针对各类不文明行为,成立市容环境卫生监督队伍,对主要大街、城市广场等重点部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行为严管重罚,依法加大各类不文明行为整治力度。

  ——城市街景整治,完成夏都大街、黄河路、西关大街、小桥大街街景整治,改造建筑立面,扩大园林绿地,提升夜景照明,规范门头设置,完善公共设施,打造城市景观示范街道。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加快推进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步伐,健全完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加强农村乡镇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力争早日实现乡镇垃圾集中处理全覆盖。

  ——老旧楼院环境整治,对城区内物业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缺乏基本物业服务条件,环境卫生差以及零星分布的老旧楼院及周边道路等列入本次环境治理工作范围。完成300个老旧楼院环境治理工作。

  ——城市公共厕所治理,对现有陈旧老化、不符合设置标准、长期未开放的公厕进行改造,提升公厕设置档次,消除“铁将军把门”现象,满足市民、游客如厕需求。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厕导向功能,提升公厕服务水平。建立城市公厕星级考评体系,提高公厕日常管理水平。

  ——环卫作业能力提升,对现已不能适应生活垃圾转运需求的垃圾中转站进行更新改造,并规划新建一批压缩式垃圾中转站,提高城区生活垃圾收运能力和水平。

  ——城市标志标牌整治,完善和规范标志标牌设置,强化信息承载功能,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旅游、停车场等标志标牌存在不规范、不齐全等突出问题,提高标志标牌的引导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市民和游客提供规范、准确、清晰、完整的信息。

  ●清扫率75%

  积极推进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作业进程,加快全市环卫设备增购进度,按计划向各区配备环卫车辆,进一步拓展道路机械化清扫、清洗作业面,确保年内实现“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75%”的工作目标。

  ●生活垃圾分类试点

  制定《西宁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实施方案》,在四区积极开展垃圾分类收集试点,鼓励垃圾回收和资源化再利用,推动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同时,深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门店“四进”宣传活动,着力引导和培养市民垃圾分类的意识和理念。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结合省、市生态文明先行区创建活动,对西宁市三个垃圾场的管理现状进行深入调研,报请市政府提高西宁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补贴费用标准,确保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城市创建要求。

  ●大气污染综合治理

  全面落实渣土运输处置核准属地监管责任,建立健全四区渣土车准运检测管理系统,完善全市渣土运输信息化监控平台,实现对渣土车辆出入工地的实时检测和预警,进一步规范西宁市建筑垃圾运输处置管理工作。

  ●城市管理重点项目建设

  重点实施环卫车辆购置、垃圾中转站建设、沈家沟垃圾场封场和水槽沟垃圾填埋场建设、餐厨垃圾处理扩能改造、西宁市城市综合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建设等6个城市管理重点项目。

   新形象之 新数字

  “给广大老百姓营造一个更舒适、更方便、更美丽的生活环境,才是我们做好城市管理工作的根本所在。”石俊表示。

  ●数字一:4条街道

  确定夏都大街、黄河路、西关大街、小桥大街4条街道为城市街景整治示范街。

  ●数字二:20个垃圾中转站

  今年将新建或改建20个垃圾中转站,目前,已完成3处中转站选址工作。

  ●数字三:22台环卫清扫车

  购买22台环卫清扫车,西宁市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将由49.1%上升到75%。

  ●数字四:7000万元

  预计投资7000万元建设张家湾水槽垃圾填埋场,日均处理垃圾量约为9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