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成效显著

27.04.2015  16:33

近年来,按照西宁市委市政府要求,西宁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促进节能工作的各项措施的同时,始终秉承以科学发展观为理念,把公共机构节能降耗作为工作要义,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强化日常工作监督、指导、培训全面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年度节能降耗目标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连续两年被省政府评为全省节能管理先进单位。
一、注重宣传 形成浓厚的节能意识。搞好宣传、营造氛围是抓好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重要途径,西宁市机关事务管理局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节能宣传活动,广泛宣传节能降耗,在建设节约型机关上,充分利用政府信息、板报等形式进行宣传,使机关干部职工更加形象和生动的了解了身边的节能知识,提高节能意识。机关全体干部职工都能自觉做到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了勤俭节约、爱惜公物的良好习惯,有力推动了节约型机关建设。
每年6月8-14日举办“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为主题的年度全市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活动。活动中省、市、县三级公共机构均参加了所在辖区的宣传,期间与西宁晚报形成媒体联动,每年在6月10日,大力宣传“全国低碳日”专项活动的宣传报道。 在宣传周活动期间,抽出2天时间分别在城北区政府和西宁市第四中学召开节能工作现场观摩会,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达到了一定效果。
按照“带着问题下基层、解决问题在基层”的要求,局领导经常带队到“四区”、“三县”相关单位调研,围绕公共机构节能为主题进行沟通交流,广泛征求意见。把好意见和好做法提炼到年初计划与年终总结,有效推进了节约型机关建设,提升了全体干部职工在办公当中的节能意识。
二、强化管理措施 形成向管理要节能的工作思路
始终坚持源流并治,向管理要节能的思路。严格监督全市各节能单位的的统一采购目录,淘汰旧有低效高耗用能产品,优先选购节能、环保产品;选购节能低耗型车辆;节水型改厕等工作,改造后节能、节水率分别达20%和30%以上;为公共开水器安装定时装置,每台每周可节电50多度,在源头上控制能耗。同时,对电脑、电梯、照明系统、卫生洁具、锅炉等重点用能设备设施的使用做出了限制规定,统一纳入节能降耗督查暗访目录;推广“节能降耗区域责任制”,确保管理职责落实到处(室)、中心具体到人;公务用车严格实行车辆定点加油、定点维修和定点保养,严禁公车私用,实行油耗定额标准和节奖超罚制度;实施办公设备零待机工程,注重办公耗材节约,规范办公用品的配备和采购,加强日常办公用品、生活用品节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无纸化办公,在消耗上厉行节约。
三、统计工作准确无误 形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从而达到节约的效果
公共机构节能的目的是通过监管、技改等措施和手段,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从而达到节约的效果。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在掌握能耗底数的基础上,找出耗能的症结所在,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能耗使用效率。西宁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根据省公共机构节能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安排,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进行了统计。每年汇总上报全市《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类汇总情况》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分级汇总情况》、检查各单位用能情况并督促搞好登记建档工作。
每年市级公共机构总建筑面积630.3万平方米,用能人数50.39万人,公车数量4173辆,综合能源消耗总量为24.32万吨标煤,与上一年相比下降2.55%。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2.53%,
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当年完成的目标指数为去年指标数)。
四、管理节能 形成长效机制
西宁市机关事务管理局通过管理实现节能,从管理中节约效益,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带头示范作用明显。
(一)借助全市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培训会议为载体。
西宁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明确工作责任,定期召开节能工作会议及能耗统计员培训会,不定期的对市直各公共成员单位进行实地抽查,加大指导力度,对日常能源使用管理和消耗进行科学统计,系统分析,为有效的节能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每年进行能源、资源消耗统计的培训工作,对今后在公共机构单位如何开展节能工作;如何在操作能耗统计软件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细致讲解(从复杂的人工统计实现到电子信息化统计),提升了能耗统计工作效率,率先在全省推行软件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电子信息化监测平台。此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各市、州、县将推广我局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电子信息化监测平台。
(二)加强用水设备管理。发现龙头滴水和漏水异常立即修复。对机关院内用水管网进行了优化改造(100)米,较大程度提升了用水效率,杜绝了浪费。
(三)计划实施对锅炉房部分管道的节能改造。安装电磁阀,对燃气用量进行量化,达到节气的目的。
(四)加强用电管理。引导机关工作人员自觉养成关闭电灯、电器的节能习惯,协调资金14万元对机关大院路灯进行更新改造,共安装节能灯40盏,节省了电费开支。
(五)强化了引领示范作用。如:大通县被评为第一批全国节能示范单位。2015年将向国家申报水井巷小学、西宁市第四中学等第二批全国节能示范单位。
(六)开展“节能走进机关食堂”。加强食堂文化的建设,在机关食堂餐座上通过温馨提示方式,提醒节约粮食、节约能源,倡导“光盘”;通过开展“节能走进机关食堂系列活动”,食堂每天平均节约青菜20斤,米饭约10斤,厨余垃圾相对减少了50斤。
(七)办公电话并入虚拟集团网。西宁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牵头组织召开了由市直机关各单位、各部门派员共同参与的办公固定电话协调对接会,共21家单位。围绕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一主题展开。会上,办公室主任和市电信分公司政企客户部经理相应对办公固定电话并入虚拟集团网后,费用开支作了前后对比。参与协调会的同志们一致认为,办公电话并入虚拟集团网,从费用开支上较以往有50%的下幅,在收益性和实效性方面效果明显,为开展建设节约型机关作出了表率。此项工作现已完成。
五、加强监督检查指导 发现问题 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西宁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对全市公共机构节能单位加强了监督检查。结合市政府与四(区)三县、各有关部门年初签订的《节能目标责任书》进行检查评比,通过实地走访、电访和文件信访等多种形式,对全市公共机构额定用电、能耗统计、制度建设、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动态检查指导,组织开展重点单位的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贯彻实施和节能工作落实情况的调查摸底,并建立专门台帐,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我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虽然起步晚,但推进快,成效好,管理框架基本建立,节能措施逐步落实,能耗指标稳步下降,在众多节能减排项目中,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发挥了一定的表率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