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铁军”护航乡村振兴·优秀驻村干部】 李桂娟:村里来了个“钉子户”

31.07.2023  08:55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我们老开玩笑说李书记是驻钉子户,她不仅驻村时间长,干工作也像钉钉子一样实打实,一锤一个坑。”村民口中的这个“钉子户”就是湟源县下脖项村驻村第一书记李桂娟。三年铧尖村脱贫攻坚、两年下脖项村乡村振兴,5年时间让她和农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今年她还打算继续连任,把没干的事干完、把手头的事干好。

  村里的品牌“宣传员”

  “李书记,最近一到周末我的院子都是满的。”村里农家乐四号院的老板娘季青看着李桂娟开心地说,“再有好看的餐具、好的培训你要记得给我推荐,我再给家里的农家乐升升级、换换代,争取有更多的客人。”自从看着村里其他农家乐听了李书记的话,评上了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拿到了产业发展奖励、有了回头客、收入也增加了不少,季青就暗下决心,今年自家的农家乐也要评上星,留住回头客,让收入也翻上一番。

  2021年,李桂娟从湟源县广电局来到下脖项村,从记录时代发展的记者成为推动农村发展的第一书记,和群众打惯交道的她没有不适应,只想扑下身子为村里的乡亲们带来点不一样的变化。她发现下脖项村有着经营农家乐的基础,但近年来受周边地区旅游业态兴起、交通分流、自身发展能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农家乐从之前的几十家减少到现在的十几家,收入水平也持续下滑,李桂娟把解决农家乐发展问题记挂在心。当年,下脖项村被确定为乡村振兴示范村,她知道这是一次来之不易的发展机遇,她一边忙着沟通协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边召集各农家乐经营主体召开座谈会、外出参观学习,鼓励他们更新菜品、餐具、培训服务员,提升服务水平、服务质量,给他们宣传优惠政策,教他们如何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农家乐品牌。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村里观光旅游,增加村民收入,李桂娟在对外宣传上也是不遗余力,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快手……一切能宣传下脖项村的平台与机会,她都不放过。现在下脖项村先后成功申报全国和青海省乡村旅游重点村,政策支持更多了,发展乡村旅游,村民的信心也更足了。

  村里的发展“领航员”

  “以前村里环境卫生没有这么好,房前屋后杂物很多,李书记来了以后带着大家一起干,家里没有劳动力的,李书记他们就帮着干。”谈起李桂娟村里人说道。来到下脖项村后,李桂娟着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她带头扫卫生、扔杂物、整治垃圾倾倒点,制定、宣传门前卫生六包制度,协调栽植各类花卉苗木,美化、绿化、亮化村庄环境,让村里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李桂娟深知要想吃好“旅游饭”,交通顺畅是重中之重。她四处奔走、争取项目资金,硬化、黑化村里的道路。两年来,下脖项村累计硬化道路8.8公里,实现了户户通硬化路,让更多城里人走进来与下脖项村的美景、美食邂逅。

  两年里,李桂娟还带头与村“两委”班子一道,争取人饮工程,让家家户户用上自来水;建设活动阵地,为村民办事和活动提供温馨舒适的场所;组织发动党员、群众,开展“各认一片责任田、各植一片林、各护一片绿”活动,动员全体村民参与村庄治理,在全村范围内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氛围。

  村民的纠纷“调解员”

  驻村不久,李桂娟就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本村四社的主干道硬化路出现损坏,村民认为是施工队在施工过程中压坏的,但施工队认为道路之前已有破损,双方各执一词,无法统一意见,因此到村里要求调解。

  “对于矛盾纠纷调解,我就是一张白纸。”李桂娟积极向懂政策、懂法律的同志学习请教,并先后多次通过拉家常的方式了解情况,摆事实、讲道理,最终协商由工程队赔偿3万元,再由村里出面筹集社会资金共同维修村道,圆满化解了该起纠纷。

  在扎倒公路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装备占用了6户村民的耕地,项目结束后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及时移除装备,导致村民无法耕种。得知情况后,李桂娟主动联系村干部、村民代表和建设单位召开三方联动会议,协商解决这件“烦心事”。最终由建设单位出资1.3万元补偿村民当年无法耕种的损失,同时,立即拆除装备消除对村民耕种的影响。以情化人、以理服人的处理方式,让村民十分满意,建设单位也表示心服口服。此外,为促进乡风村风文明,她编纂了文明“三字诀”,并利用东西部协作资金打造“乡风文明一条街”,挂上红灯笼、写上“三字诀”,既扮靓村庄又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影响乡亲们。

  “以往村上的路记不住,入户走访次数多了,现在哪条路通向哪几户人家,我都一清二楚。”宣传员、领航员、调解员……李桂娟的“变形”之路还在继续,不变的是她为民服务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