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大通 赏田园风光 采特色果蔬

25.04.2016  13:52
西宁晚报

   近年来,大通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高原旅游名省战略部署,在省、市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发挥区位优势,围绕乡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民俗民情、农牧业生产,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丰富了旅游内容,拓展了旅游领域,在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改善农民生存、生活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全县现有旅游景区(点)16个,其中:国家级景区(点)4个、省级3个。有乡村旅游接待点185家,乡村旅游接待点从业人员1280人。2015年,全县共接待各类游客240.1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56亿元,同比增长15%和24%。全县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达21家,乡村旅游星级评定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先后荣获大通省级旅游度假区、全国乡村旅游和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县、老爷山-鹞子沟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荣誉称号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第五届

  特色果蔬采摘节来了

  由青海省旅游局主办,中共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委、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承办的全省乡村旅游提升与旅游扶贫推进会暨2016年青海·大通第五届设施观光农业特色果蔬采摘节,将于4月26日至4月30日,在大通华灏国锦翠蔬生态园举行。本次活动以“幸福春天、慢游大通”为主题,通过开展休闲观光旅游活动,充分展示大通乡村旅游发展积极成果,加强乡村旅游发展经验交流,推动大通乡村旅游提档升级,打造大通春季农业观光旅游品牌。

  近年来,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紧紧围绕“保障供给、提供休闲,城乡结合、突出特色,大力发展城郊农业”的总体思路,按照“做大规模、调优结构、提高质量、打响品牌、增加收入”的总体要求,以发展城郊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为方向,以工业的理念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使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迅速。同时,大通农业和旅游部门积极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示范点创建工作,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拓展农业发展新空间,开辟旅游发展新领域,加快休闲观光农业基地建设,华灏、汇丰等休闲观光农业基地引领全县休闲观光农业快速发展。先后荣获大通省级旅游度假区、全国乡村旅游和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县、老爷山-鹞子沟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荣誉称号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为展示大通优美的乡村旅游资源,宣传和推介现代农业建设的新成果,积极打造以现代农业发展为核心,以生态旅游为特色的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基地,将大通农业示范园区打造成各具特色、功能互补,集种植、科研、培训、采摘、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形成大通特色旅游品牌;同时,为促进全省乡村旅游业发展,举办全省乡村旅游提升与旅游扶贫推进会暨2016年青海·大通第五届设施观光农业特色果蔬采摘节。

  六大主题活动扮靓采摘节

  交流经验促乡村旅游

  承办全省乡村旅游提升与旅游扶贫推进大会,回顾总结“十二五”期间全省乡村旅游发展以及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加强各州、市、县(区)乡村旅游发展经验交流,客观分析今后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和方向,探索乡村旅游发展和扶贫攻坚连接路径,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找准乡村旅游发展和扶贫攻坚工作结合点,主动承担扶贫攻坚任务,发挥乡村旅游在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建设“幸福大通”做出积极贡献。

  时间:2016年4月26日上午9:00至10:30

  地点:八一社区二楼会议室

  相约春天

  观文艺演出

  精心举办2016年青海·大通第五届设施观光农业特色果蔬采摘节开幕式文艺演出,以及特色果蔬采摘,名贵鲜花赏购,民族歌舞欣赏,设施农业观光,乡村旅游体验,特色果品品尝展示。

  时间:2016年4月26日上午11:00至12:00

  地点:华灏国锦翠蔬生态园

  漫步春天采特色果蔬

  以现代农业展示基地、华灏国锦翠蔬生态园等设施农业展示基地为依托,举办油桃、草莓、蓝莓、葡萄、桑葚、石榴、西红柿、辣椒等特色果蔬采购活动,充分展示大通特色种植的无穷魅力和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让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充分体验现代农业发展带来的成果。

  时间:2016年4月26日至4月30日

  地点:华灏国锦翠蔬生态园、有龙蔬菜专业合作社

  相约大通品特色文化

  有龙蔬菜专业合作社等现代设施农业基地在进行果蔬采摘的同时,还将举办大通特色美食(小吃)展示、书法和奇石交流等系列活动,让游客品味本次活动的文化魅力。

  时间:2016年4月26日至4月30日

  地点:华灏国锦翠蔬生态园、有龙蔬菜专业合作社

  体验收获做快乐庄主

  开展特色果树认领和团购促销活动,企业、团体、农家乐或个人可整体承包温室大棚、露天土地、果树,种植自己喜爱的果蔬品种。农业基地将提供种苗、技术等服务。也可采用认领苗木方式,游客可认领不同数量、不同品种的苗木,亲自劳作,体验从播种(幼苗栽植)到收获的全过程,增长知识,享受劳动的快乐,体会丰收的喜悦。

  时间:2016年4月26日至4月30日

  地点:华灏国锦翠蔬生态园、有龙蔬菜专业合作社

  活力大通赏霓虹夜晚

  一是引导和鼓励天麒“花儿”步行街内特色美食店,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旅游星级宾馆、旅行社、邦业国际影院文化影视公司等在活动期间,积极推出优惠让利惠民促销活动,带动市民出游消费热情,提升旅游消费水平。二是组织社区引导居民在活动期间,以天麒“花儿”步行街为中心,广泛开展休闲娱乐健身系列活动,展示活力大通夜晚霓虹美景。

  时间:2016年4月26日至4月30日

  地点:天麒“花儿”步行街、邦业国际影院、各涉旅企业、旅游星级宾馆、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

  结合“青海·大通第五届设施观光农业特色果蔬采摘节”的举办,大通县旅游部门还精心推出了西宁-华灏生态园-老爷山国家AAAA级景区;西宁-华灏生态园-广惠寺-鹞子沟景区;西宁-华灏生态园-察汗河国家AAA级景区等三条旅游精品线路。神奇秀丽的大通充满勃勃生机,热情好客的大通人民热忱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来大通投资兴业、观光旅游。

  休闲观光农业迅猛发展

  该县按照“做大规模、调优结构、提高质量、打响品牌、增加收入”的总体要求,以发展设施、休闲、观光农业为方向,以工业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了休闲观光农业的健康稳步发展。一是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初具规模。建成了汇丰、盛天等17个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农家乐经营户250余户。建成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观光示范点1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5个,已成功举办设施观光农业特色果蔬采摘节4届,每年吸引10万余人前来观光采摘。二是休闲观光农业基础建设初见成效。全县上下高度重视观光农业基础建设,有序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乡村观光农业。积极培育休闲度假型、农事体验型、民俗风情型等新型农业观光业态,打造了一批集种植、采摘、观光、休闲、餐饮、娱乐为一体的设施农业园。三是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环境逐步优化。按照“以旅促农、以旅富农、农旅互动”的要求,多部门配合联动,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环境更加优化,为农民提供了一个长期增收致富的途径和渠道,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自我发展和带动农民致富的双赢阵地。

  乡村旅游业异军崛起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发展,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设立旅游发展专项基金300万元,打造了农家乐、风情茶园为主体,休闲观光农业和特色旅游为支撑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

  凭借国家森林公园鹞子沟景区和青海藏传佛教五大寺院之一的广惠寺宗教旅游景点优势,积极打造生态旅游村镇和乡村旅游整村推进示范村,带动农民开办“农家乐”创业致富,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活力。同时,成功举办鹞子沟生态文化旅游节、鹞子沟冰雪节等旅游节庆活动,促进了全县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发挥老爷山-鹞子沟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优势,依托边麻沟优美的自然风光,注重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乡村旅游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投资460万元,打造了集休闲度假、民俗观光、餐饮购物为一体的花海农庄旅游度假基地,开创了全省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新模式。依托后子河区位优势,充分挖掘地方特色美食潜力,促进了餐饮文化与商贸、旅游、会展的紧密结合。积极利用察汗河资源优势,举办骑马、徒步、摄影等活动,带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旅游“515”发展战略和中央及省市县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大通县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高原旅游名省战略,加快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步伐,塔尔镇依托当地旅游资源优势和优美的环境,加强旅游与文化、农业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招引大通庆丰生态开发有限公司,重点开发高原现代农业观光、垂钓、休闲度假等多种形式的农家生活体验游,形成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开辟服务领域,帮助农民由传统的农业生产转为旅游服务,成为青海省“美丽乡村游”精品区,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游览,进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

  积极

  打造高原生态休闲区

  以特色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市场为导向,以培育旅游精品为核心,促进多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多元休闲度假旅游业态,逐步将该县打造成旅游布局合理、旅游形象鲜明、旅游产品丰富、服务质量优质的国家高原生态休闲区,重点突出生态文章,着力打造“夏都生态园”;突出滑雪场建设,打造省内体育运动休闲目的地;突出自驾车营地建设,打造自驾车旅游目的地;突出美丽乡村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突出地域文化挖掘,打造“西北花儿之乡”。按照“一带两核五板块”的功能布局,构建以227国道和北川河流域为主轴,以桥头旅游集散服务功能和东部新城旅游综合体功能为双核心,以宝库、桦林、朔北等乡镇为主的生态观光板块、以东峡、向化等乡镇为主的运动休闲板块、以景阳、桥头镇为主的古韵人文版块、长宁、黄家寨、桥头镇等为主的农业乡村板块、青林、多林、城关、塔尔、斜沟等乡镇为主的民族风情板块。

  着力

  提升休闲农业品位

  按照优质化、园区化、设施化、产业化、标准化的要求,以质量为前提,效益为目标,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目的,提升休闲农业服务功能,规范和新建一批休闲农业观光旅游园区。在加强双新公路沿线温室蔬菜种植产业带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景阳设施蔬菜产业带建设,以及宁大铁路以西城郊高效设施休闲山庄、园区建设,逐步将农、牧、林第一产业亮点联片、串线,形成休闲农业观光旅游的精品线路、亮丽品牌。

  做大做强乡村旅游

  做浓特色。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冰雪旅游等特色乡村旅游,通过农村宅基地流转、土地流转等形式进行提档升级,让部分农民成为产业工人,进一步丰富特色乡村旅游内涵。

  建好样板。通过示范园区辐射带动作用,把塔尔庆丰、景阳汇丰等示范园区建设成为高效设施农业、都市休闲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的样板区。

  突出文化。在打造农耕文化体验、民俗娱乐活动上狠下功夫,给乡村旅游注入文化灵魂,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力争通过两至三年的努力,使每个乡镇有一个主题乡村旅游示范村,一批特色乡村旅游示范点,一个具有规模和旅游接待功能的现代休闲农业观光、瓜果采摘、农事或手工艺制作体验基地,一批文化旅游户,一批省级乡村旅游整村推进示范点。

  旅游扶贫。探索乡村旅游发展和扶贫攻坚连接路径,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找准乡村旅游发展和扶贫攻坚工作结合点,主动承担扶贫攻坚任务,在全县旅游资源良好的东峡镇康乐村、朔北乡边麻沟村、塔尔镇下旧庄村,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实施旅游精准扶贫项目,发挥乡村旅游在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建设“幸福大通”做出积极贡献。

湟中6所学校收到上万本爱心书籍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4月21日,Qhnews.Com
达玉五谷村蝶变记
星空下的西海星墅。Qhnews.Com
青海发布规范旅游市场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当前,Qhnews.Com
西宁市0岁至14岁颅颌面畸形患儿可获救助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又有一个好消息!Qh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