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狄马加:关于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若干思考

15.01.2015  12:19

  改革开放30年之际,党的十七大报告作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决策。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把“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本内容和战略任务加以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强调,“要把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来抓”。这不仅充分体现了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高度自觉和强烈历史责任感,而且对营造一个全民族认同和尊崇的共有精神家园,都具有特殊价值和意义。

   一、深刻理解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本内涵

  “精神家园”是一个比喻、象征性说法,它源自美国作家梭罗发出的疑问:一个人如果失去精神家园,就算得到整个世界又如何?简单来讲,精神家园就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家园相对应,泛指人们的心灵追求和精神期盼。在更多的场合,则指建立在理性思维和理想信念基础之上的文化认同和精神寄托,是人们对生活意义、生存价值和生命归宿的一种精神与文化认同。对个人而言,精神家园也就是其精神世界与心灵归宿,是对其生活世界中那些具有价值与意义的东西的认识和追求;对民族而言,则同民族文化内在关联,是一个民族在文化认同基础上产生的文化寄托和精神归宿,包含了一个民族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所形成的特有的传统、习惯、风俗、精神、心理、情感等。有了精神家园才能使人精神得到安顿,心灵得到休息,奋斗才有方向,才会有幸福感。个体精神家园总是要走向沟通,最终归属于群体精神家园,形成群体共有的精神家园。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向心力、亲和力的源头活水;是民族不畏艰险、团结奋斗、科学创新的精神力量;是民族与时俱进、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在中国所谓共有就是各民族文化的“交集”,民族文化的交集在现阶段就是要形成一种能够反映人民生活和生产的希望、理性和利益,以及能够推动历史前进,促进生产发展的先进文化。先进文化是由众多民族文化相组成,是由具有浓郁民族性特色的优秀文化共同铸造,同时又是在所有民族文化基础上实现的自我超越。我们认为应从三个维度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进行定性。第一个维度是民族性。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能是舶来品,也不能是进口货,而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和精神依托,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思想品格,具有独特的民族性;第二个维度是时代性。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是汉唐时代的,也不是鸦片战争以后的,而是与中华民族现时代的社会生活和实践紧密联系,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改革创新时代精神的精神家园,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第三个维度是科学性。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必须以实现中国梦为目标,具有极强的科学性。

  从以上三重定位出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应包括以下内涵:

  第一,共同的文化根基。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必须依托自身既有文化传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社会生产实践中,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为主要内容的中华民族精神。具体表现为: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这种精神是中华各民族共同培育的,为中华民族的团结提供了共有的文化根基和精神纽带。弘扬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优秀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确立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根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华各民族需紧紧依托自己的文化传统,以崇敬、自豪的态度对待它的存在,以骄傲、乐观的态度展望它的发展,通过挖掘整理和科学扬弃,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不断延续,始终保持鲜明个性和独立品格。

  第二,共同的时代精神。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新时期。30多年来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孕育和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伟大时代精神。具体表现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已经成为全社会共识,以人为本、尊重科教、崇尚创造的观念牢固树立,坚韧不拔、自强不息、锐意进取已经成为普遍精神状态,诚实守信、团结友爱、互助奉献的风尚更加浓厚,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理念深入人心,开放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不断增强,发展、改革、创新成为时代的主题词和最强音。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是中华民族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顺应时代潮流形成的精神气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社会风尚的总和,是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强大力量,它有利于当今中国社会形成追求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创新的局面,有利于中国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进一步繁荣昌盛,必须加以大力弘扬,成为引领中华文化发展的主流。

  第三,共同的价值目标。一个民族的延续和发展需要共同的价值目标。共同的价值目标犹如一盏明亮的灯塔,不仅能照亮中华民族前进的道路,也能点燃中华民族奋斗的希望。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共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四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三个倡导”24个字,凝练概括了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公民的价值准则。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核心价值观是灵魂中的灵魂,是社会的“方向盘”、国家的“稳定器”、民族的“主心骨”,集中体现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追求,昭示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光明前途。

   二、深刻把握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大意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促进社会科学、和谐发展的组成部分和重要保障,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重大。

  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我国的发展目标是要逐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当前的发展既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关键期,人们的精神生活、思想观念、心理结构发生了深刻改变,社会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呈现多元分化格局。在过去一段时间,对精神家园的呵护与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导致一些人信仰迷失、诚信缺失。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消除“成长中的苦恼”,亟需构筑共有精神家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社会力量,形成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近代以来,中国人心中一直珍藏着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并为之不懈奋斗。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通过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实现建设国富民强、国泰民安、政通人和的现代民主社会而共同努力。

  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增强综合国力和竞争力,迎接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复杂的外部环境挑战,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需要。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赖以安身立命和自主发展的全部实力,它既包括经济、科技、国防等“硬实力”,也包括政治力、文化力和民族凝聚力等“软实力”。一国的综合国力不是软实力和硬实力的简单相加,而是两者相辅相成的。建设文化力,可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培育文化竞争力,利用文化手段展示本国形象,宣传自己的价值观,扩大国家影响力,已成为发达国家普遍采取的“软实力战略”。民族的精神力量就是社会软实力的主要表现。因此,要放眼世界,高度重视国家软实力和民族精神家园建设,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文化建设。

  在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复杂的外部环境下,我国始终倡导并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然而,一些西方国家不断散布“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甚至不惜制造事端、设置障碍,千方百计压缩、扰乱我国发展空间和进程,企图按其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改造中国。只有努力构筑中国人共有精神家园,用先进价值理念与世界对话,用中国梦诠释我国和平发展对世界的重大贡献,用包括民族凝聚力在内的国家软实力应对各种思潮和价值观的冲击与干扰,才能更加坚定不移地走发展道路,更加自信地屹立在世界东方。

  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实现中华民族精神创新,体现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理念,积极地融入世界文化潮流的需要。民族精神是历史性和现代性的统一,守望传统民族精神和创新当代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筑共有精神家园,必须体现当代中国科学发展的要求,满足个人发展、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相统一的需要,满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需要,让共有精神家园成为实现中国梦和实现个人梦有机结合的强大精神支柱,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当今时代,经济文化全球化的汹涌潮流以不可阻挡之势,把世界上的每一种文化形态无情地卷入其中,使之成为世界文化发展进程的一部分。面对这种情况,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对待外来文化,既不能囫囵吞枣、照单全收,也不能偏执傲慢、抵触排斥,应该把中国看成世界大家庭的一员,把今天看作历史长河的一瞬,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用中外文化的精髓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让人们享受更加富有内涵的精神生活。

   三、着力构筑我省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对策建议

  青海多民族共居,多宗教并存,多文化荟萃,是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缩影。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准确把握现阶段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认真总结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立足省情,突出重点,科学规划,全面推进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各项工作。

  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一是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宣传阐释。坚持广泛深入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国情省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各种社会思潮,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二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切实抓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等各类创建活动,积极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气。三是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阐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内涵,坚定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引导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大力加强“四个认同”教育,进一步筑牢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一是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注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把握文化认同的差异性与层次性,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引导各族人民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二是挖掘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更多文化养分。团结凝聚各族人民,用共同历史记忆、理想、信念、感情,从心理上、文化上塑造起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三是大力开展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反分裂斗争的宣传教育,揭批民族分裂势力散步的种种谬论,使各族干部群众深刻地认识到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建设,不断夯实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条件。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深入落实重点工作措施,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推动科学发展,实现长治久安。二是以省委制定的《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实施纲要》为指引,以平安与振兴工程和“三基”建设为载体,努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民生质量,不断强化社会管理和服务,积极破解社会治理难题。三是广泛深入开展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凝聚精气神,开创秩序和谐、群众和乐、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的新局面。

  着力推进文化名省建设,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一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完善市(州)、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合理配置城乡文化资源,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二是加强少数民族文艺创作。鼓励支持民族题材文艺电影、电视剧、歌舞、出版物等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加大专业表演艺术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人才培养的力度,提高民族语言译制数量和水平,推行少数民族文化产品上网工程。三是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培育市场主体,着力发展民族特色文化产业。重点推进唐卡、藏毯、民族服饰、民族刺绣等民族文化产业。四是进一步完善文物保护体系,加强各民族古籍的整理保护和重点档案的收集,建设一批具有青海地域文化特色的博物馆,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传承。

  积极打造青海精神高地,不断增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感召力影响力。一是组织专家学者认真梳理青海开发建设以来各个阶段的精神资源,通过专家解读、社会宣传、媒体报道等形式,让青海精神高地成为各族人民广泛认可、共同遵守、自觉传承、积极弘扬的精神力量。二是不断强化典型宣传,举办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利用各种宣传阵地,找准宣传教育同人们思想道德情感的契合点。特别是要适应“微时代”的传播规律。三是围绕一些重大事项和活动,大力宣传我省打造青海精神高地具体举措,阐释青海精神高地的深刻内涵,让外界更多更好地了解青海、感悟青海。

  切实抓好意识形态管理,打牢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安全屏障。一是不断加强对党员和领导干部的管理要求。廓清各族干部群众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的错误立场和模糊认识,始终坚持鲜明的导向。二是切实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强化对研究机构、高校课堂、讲座论坛、电视电台等的有效管理,不给错误思想和言论提供传播渠道和空间。三是强化意识形态领域的舆情管控和形势研判,积极整合各方面力量,加强对我省舆情、社情、敌情等信息的收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四是加强互联网建设和管理。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高度关注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进行的渗透破坏,揭批敌对势力和达赖集团的政治企图,牢牢把握网上舆论斗争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