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边的果洛从此不再遥远——玛沁机场工地速写

21.12.2015  11:17

   12月14日,沿着宽阔的公路走向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机场施工现场,远远望去,挖掘机、大货车正在紧张地施工,可以听到隆隆的轰鸣声。尽管天气寒冷,但是工人们仍然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

  中午时分,工人们暂时放下手中的活去吃饭,工地上也暂时恢复了平静,施工机械有序地停放在工地上。

  走到机场附近的格多村口,藏族老人索热正在家门口晒太阳,得知记者的来意后,他打开了话匣子。“我从来没有想过飞机场能够建到家门口。”记者注意到,在索热老人晒太阳时,他不时默默注视着眼前正在施工的工地,眼睛里充满了期盼。

  果洛州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和三江源核心区,与川、甘藏区交界,在全省的区域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文化旅游资源富集而独特,这里是中华水塔、江河之源、万山之宗,这里保存着青藏高原“世界第三极”最完整原始的生态人文景观。

  然而,果洛地形地貌复杂,海拔高,气候恶劣,加之新建机场选址程序复杂,选址工作难度大。被世界公认为飞行难度极高的“空中禁区”。

  为了找到理想的场址,青海机场有限公司建设指挥部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果洛草原上走走停停。

  他们冒着寒冷的天气,带着仪器与设备,一边勘测,一边记录,几乎踏遍一望无际的草原。历经五年,开展了三次选址,经过多番比较衡量,最终选取了玛沁县大武镇“草子”场址。

  “当时我们选址时,每天忙得连饭也顾不上吃。有一次我们的书记回屋打水时突然倒了。到医院检查,发现是由高血压引起,只能住院治疗。”办公室主任回忆道。

  在广袤的果洛草原上两三公里公路解决不了问题,三四公里机场跑道却可以把一个地区和世界连在一起。建跑道、修机场,成为偏远的果洛地区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

  2013年8月23日,国务院决定在距离果洛州州府约5.5公里的大武镇东南方向的草子场(海拔3787米)修建玛沁机场。

  拥有藏区“四大神山”之一的阿尼玛卿雪山下准备修建一座机场。面对氧气不足平原一半的生命禁区,机场建设指挥部果洛分部的人员挺身而出。

  大武滩地区属于青南高寒地区,离天三尺三,这是一个连静坐都会感到头疼胸闷的地方。一旦碰上大雪、冰冻、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他们工作的艰难常常超出人们的想象。

  通导项目经理马彪,是一位穆斯林。由于机场建设常年需要在外奔波,每天早晚只能自己做饭,中午就在工地随便吃点干粮,遇到加班,他就只能饿着肚子,加班结束回到房子一人做稀饭。经常最忙的时候,他喝开水、啃白饼,却不曾听见过半句怨言。

  果洛地区气候极其恶劣,冬长夏短,只有5月中下旬至10月底具备施工条件,时间非常紧张,任务非常艰巨。在这样艰苦的地方,其他人说“不干了”“不愿干”的时候,这个年轻的建设团队却说“能干”“愿意干”!

  为了顺利完成监理任务,监理部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进度计划,实行两班倒的工作制度,24小时坚守在工地上,抢晴天、战雨天,全力推进工程进度。

  果洛分部里一共有12名员工,平均年龄31岁,是一支年轻的建设团队。由于常年在外,几名员工与之前的女朋友均已分手。作为果洛机场建设者,注定要远离家乡,只能与星星月亮为伴,在他们的心里,有着对家人深深的愧疚,但在他们的行动上,只有机场建设的目标。

  “过一阵子,机场通航了。以后带着娃娃到果洛来,给孩子说果洛民用机场是我们建的。”杨国微的这句话,王启明等几名员工用笑声来表示赞同。“说的对,虽然我们跟女朋友分手了,至少我们现在在这里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以后有了女朋友我们也可以让她们有好多故事可以回味。”唐宇翔告诉记者。

  在采访中看到,机场新候机楼为一层半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内设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人性化的服务设施一应俱全,一层有送客大厅、办票大厅、远机位候机厅、行李分拣等。硬件设施的极大改善为果洛民用机场的发展打造了坚实的物质平台,如今一座花园式的现代化机场已屹立在雪域高原,蓄势待发的果洛航空业将在地球之巅腾飞。

  离开施工现场,在大武镇做生意的谢鹏手里提着暖瓶跟她爱人一起走过来了。“听说机场快要通了,我特意给建设者端奶茶来了,他们给果洛付出的太多了。”谢鹏的爱人告诉记者,女儿现在在成都上大专,平时没有时间回来,每次飞到西宁,坐班车回家。现在机场建好了,以后女儿回家不用转车,直接坐飞机回来了。

  果洛人民即将拥有一座“空中金桥”。云端架金桥,天堑变通途,当天往返于高原与内地的梦想终于变为现实。而这一条航线,更将成为了雪域果洛最重要的生命线和补给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