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常规 果洛联网工程创新应用“首检式”验收

28.10.2016  05:04

  

  工人们正在紧张忙碌的进行消缺验收。

  青海新闻网讯(记者朵海平摄影报道) 10月的果洛藏族自治州大部分地区早晚气温已降至零摄氏度以下,坐落于大武镇西北角的果洛联网工程330千伏果洛变电站,工人们正在紧张忙碌地进行消缺验收工作……

  果洛与青海主网联网工程是中央支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的重要标志性工程。该工程自2015年7月22日开工建设以来,工程建设施工有序推进,目前工程消缺验收全面展开,计划于今年11月底竣工。工程建成之后,将带动青海南部电网跨入330千伏时代,实现班玛、久治、玛多三县电网与青海电网主网相连,彻底解决当地长期面临的电力短缺问题。

  在消缺验收现场,一个40岁左右的年龄、肤色黝黑、一副文质彬彬模样的工人,正站在站内主变35千伏隔离侧开关处指导施工人员进行消缺。他是国网青海检修公司330千伏果洛变电站首任站长李运平。

  “我现在的职责是和同事们一起做好变电站投运前的验收工作。”李秋平向记者介绍变电站目前的验收情况,他说,以往变电站投运前验收的常规做法是,验收队伍在整个工程完成之后再进场。验收程序先由施工单位项目部进行自检、复检、专检及第三方监理初检后,再由运行单位进场验收。本次不同的是,果洛联网工程330千伏果洛变和750千伏塔拉变验收工作首次采用“首检式”验收方式,即按照国网“五通一措”标准,跟随工程建设一起验收,随建随验。

  “在果洛联网工程中首次采用‘首检式’验收方式,是由工程的特点和特殊的施工环境所决定的。果洛联网工程涵盖750千伏、330千伏、110千伏3个电压等级,线路总长990.3千米,平均海拔4000米,最高海拔4600米,沿线穿越沙漠戈壁、草地沼泽、原始森林等多处复杂地形,这样恶劣的自然条件让建设难,验收难,运行更难。”李运平说。

  

  国网青海检修公司330千伏果洛变电站现场。

  按照常规验收方式,集中时间大规模验收需要大量人员,这在高海拔地区是非常困难的。“首检式”验收,结合工程建设阶段进度,运行单位在施工单位还没撤场之前提早介入,分批次实施小规模验收,可以保证足够的时间和充分的人力,有利于降低管理风险。

  “这种验收方式的好处是可以对施工过程进行全过程监督,尤其是对隐蔽性工程建设能够确保管控到位。”李运平说。

  从今年4月开始,果洛联网工程“首检式”验收工作正式启动。仅变电站验收就先后组织4批、38人次上线,每次验收时间约为7到10天。“我们这一波是第5批驻站验收。10月17日上线,共17人,按照运维、一次、二次、试验4大专业分工,对变电站设备进行全面验收。在前4个批次的验收过程中,共发现148条缺陷,其中危机缺陷1条,严重缺陷23条,一般缺陷124条,全程督促设计、施工和厂家进行了消缺和整改。”李运平说。

  为了确保变电站消缺验收工作顺利开展,自10月18日开始,业主项目部每天下午都会组织由施工、验收、监理、物资、设备厂家等多方人员参加的“初验协调会”,对当天工作情况进行梳理汇总和问题协调,以确保验收工作高质、高效推进。

  “投运前的消缺验收工作非常关键,这关系到工程的投产质量,我们将严格把国网公司的标准工艺要求落到实处,力争‘零缺陷’投运。”果洛联网工程业主项目部工程管理人员保强表示。

  (相关说明:消缺,顾名思义,消除缺陷。在工程上经常用到,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缺陷,在调试运行过程中发现缺陷,然后组织人员进行一一消除,简称消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