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展新姿——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气象局推进气象现代化工作侧记

26.08.2015  10:42

  

  一场秋雨过后,第二天早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山头已经落满了初雪。在州府大武镇格萨尔广场西侧,果洛州气象局在众多单位里显得气派、干净,充满现代感和科技感。在青海偏远牧区,果洛州气象局克服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社会化发育程度相对较低等重重困难,围绕地方需求,将做好气象服务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积极争取全社会支持,大力推进基层台站综合改造,在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的进程中走出了自己的发展之道。

  需求牵引,赢得社会鼎力支持

  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的果洛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南部,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巴颜喀拉山和阿尼玛卿山之间,三江源核心区,高寒缺氧,气候条件恶劣,环境艰苦,全年长冬无夏。果洛州气象局下属玛沁、班玛、甘德、达日、久治、玛多6个县气象局都为一类艰苦台站,受地理位置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推进气象现代化的任务异常艰巨。

  “我们将做好气象服务工作做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精细化服务,使各级政府和社会充分认识到气象工作的重要性,赢得全社会对气象工作的支持。”果洛州气象局局长刘玲敏说。

  为做好生态保护气象服务工作,果洛州气象局在原有6个生态监测站点的基础上,与州农牧局合作,在全州40个乡镇进行气象要素监测网络建设,开展牧草返青期、长势、牧草产量、草原病虫害等监测工作,为政府开展退牧还草、“以草定畜”等工作提供依据,并为评估生态环境提供第一手资料。

  目前,果洛州气象局有216名气象信息员,建成了18个气象信息服务站,安装10套气象预警大喇叭、22套LED电子显示屏,建有8套带有称重式降水传感器的雪情监测站,全州气象灾害预警预测能力得到明显提高。2015年,州气象局在果洛拉军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了1套室外8要素自动气象站和1套室内5要素自动气象站,建立了玛沁县拉军镇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指标体系建设,开发直通式气象服务系统,及时为示范园提供服务。

  班玛县藏茶种植刷新了青海不产茶叶的历史。据班玛县林业局局长方应忠说:“目前班玛县‘藏雪茶’种植面积已经突破1万亩。气象部门在我县灯塔乡班前村建立了7要素自动气象服务站,并布设了两个温雨自动气象服务站,为林业部门和种植户提供气象服务,并在种植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为藏茶丰收提供了贴心的气象保障服务。”

  今年年底,果洛州大武机场将进行试飞,果洛州气象局为这项工程进行了连续3年多的气象要素观测。另外,果洛州气象部门还为阿尼玛卿雪山徒步转山活动、玛域格萨尔文化旅游节等大型社会活动提供专项预报服务,受到政府和社会好评。

  有为才有位。通过开展优质高效的气象服务,果洛州气象部门地位不断提升,气象工作得到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2014年,果洛州政府印发《果洛州气象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2015年,果洛州首次召开全州气象工作会议,部署气象事业发展工作;州政府印发《果洛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果洛州气象现代化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成立果洛州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推进气象现代化工作的组织领导。

  提升能力,稳步推进基层现代化

  “在推进气象现代化进程中,我们按照省气象局统一部署,以项目为抓手,积极争取融入省气象局、果洛州‘十三五’规划,按照一流台站建设要求,不断提升能力建设,争取在2020年实现气象现代化。”刘玲敏说。

  据介绍,从2011年至2014年底,果洛州气象部门气象业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达3800多万元。截止2014年底,全州改造改善业务、生活用房6000多平方米,新建业务办公、生活用房2000多平方米,建设供暖供水、道路硬化、环境整治、业务平台等10多个项目。通过项目实施,提升了果洛气象部门防灾减灾能力和气象服务水平,改善了气象职工工作、生活条件。

  2015年,果洛州正在实施甘德县气象局综合改善项目,总投资达700多万元,工程竣工后,将整体改善甘德县气象局工作、生活环境,为艰苦台站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同时,玛多县富氧环境建设、环境整治项目也正在处于施工阶段,竣工后,将彻底改善全局职工常年缺氧、环境杂乱等问题。

  走进果洛州气象局,干净整洁的大院、符合当地实际的绿化、修葺一新的办公楼和新建的州气象预警中心使人耳目一新。楼道里悬挂着有关气象科普知识、格言警句、职工摄影作品、规章制度、党风廉政建设等内容的相框,各种花卉顽强地吐翠拔绿,令人精神振奋。在州气象台,各种现代化设备、最新预报预警服务系统一应俱全,各种气象服务产品可以通过青海决策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藏汉双语天气预报制作平台、电子政务网、电视、电话、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及农村大喇叭等多手段多渠道及时向社会公众服务。

  突破瓶颈,夯实发展基础

  长期以来,科技支撑能力不足和人才队伍素质偏低是果洛州气象部门推进气象现代化的“瓶颈”问题。果洛州气象局加强部门合作,鼓励业务人员积极进行科研开发,气象服务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升。同时,在中国气象局和省气象局支持下,基层业务人员短缺问题得到解决,一批大气科学类本科毕业生也罕见地“安家”果洛州气象局。

  近年来,果洛州气象局与州科技局合作,编纂完成藏汉双语《果洛藏族自治州科技防灾减灾手册》,为提高牧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发挥了积极作用。由气象部门负责起草的《果洛牧草生长期干旱等级》地方标准为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保护和建设三江源生态环境提供了技术支撑。州气象局申报完成的《干旱对果洛牧业的影响研究分析及服务系统开发》、《干旱对牧业影响服务系统》在基层县气象局得到应用,效果很好。2013年,州气象局申报完成了《果洛牧草生长期干旱等级》地方标准,并通过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验收,2014年1月申报青海省科学技术成果,在《青海省科学技术成果公报(2014年度)》发表。

  另外,果洛州气象局还修订了决策气象服务方案,并重新规范和完善了气象为农服务的业务流程。先后建立了牧区主要干旱、雪灾、低温冻害等灾害的影响评估指标,开展了《草原病虫害气象等级预报方法研究和服务》。为提升藏茶气象服务能力,气象部门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向班玛县政府递交了《班玛地区藏茶温室种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为政府推广藏茶提供科技支撑。

  果洛州气象局以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为契机,配齐了县气象局领导班子,提拔了一批优秀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通过实施编外招聘,先后有24名气象类大专毕业生充实到最艰苦台站一线。通过省气象局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合作实施的招生计划,近两年有10多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到果洛州气象局工作。

  果洛州气象局人事科科长何小武说,以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本科毕业生到果洛州气象局工作,那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这些毕业生到州气象局以后,对提升科研水平、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活跃单位氛围等起到了积极作用。

  2013年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毕业的谢媛现在在州气象局当预报员,她说:“在果洛州,能了解很多最基层的知识,也能很快地在重要岗位进行锻炼,对我以后的成长无疑有很大的帮助。”

  战鼓已擂起,号角已吹响。在偏远的青海牧区,一幅气象现代化发展的蓝图已经初步显现。相信到2020年,适应需求、结构完善、功能先进、保障有力、与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并适度超前、能较好地满足果洛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气象现代化体系将完全建成,气象工作将更好地为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和农牧业发展提供“完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