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城东实践”:基层社会治理的大智慧

03.09.2018  16:35

  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为此,1963年毛泽东就曾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

  一个50多年前创造的“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地方经验,被誉为全国政法综治战线的一面旗帜,至今历久弥新、充满活力。今年是毛泽东批示“枫桥经验”55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重要指示15周年。对此,我省开展了“新时代‘枫桥经验’青海实践新亮点主题宣传活动”,形成我省“枫桥经验”新亮点典型示范效应,达到辐射一片、带动一方、提升一级的效果,促进各地相互学习借鉴,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

  青海新闻网讯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城市建设、土地征迁、医患纠纷劳务纠纷等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从而确保矛盾不上交,纠纷不出村(居),在多元化解社会矛盾方面,通过不懈努力,西宁市城东区委政法委探索出了符合城东区实际的工作方式,亮点纷呈。

  西宁市城东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纲说:“通过一系列‘枫桥经验’城东区化实践举措,从根本上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为建设新时代幸福西宁和谐城东区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亮点一:清真巷社区构建7个“2+1+N”调解网络中心

  “一杯热茶、一张笑脸、几句关切,往往就能缓解双方当事人剑拔弩张的场面。只要当事人能心平气和、开诚布公、互谅互让,矛盾纠纷不难解决。”8月24日,西宁市城东区清真巷司法所所长向宁胜对记者说。他不仅是司法所所长,也是清真巷首席调解员。

  清真巷司法所所属辖区,人员密集,商铺众多,无物业管理的老院落也居多,矛盾纠纷发生呈现多样性,为此,清真巷司法所适应新形势,优化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全力调处各类矛盾纠纷。

  向宁胜告诉记者,2016年年初,义东商贸城法人准备从2017年开始上涨商铺租金和管理费,因受当前电商的冲击,商户们艰难地维持生计。在这种情况下上涨费用,多数商户只能关门停业,而管理方如果不上涨管理费、电费、维护费,员工工资就难以维持。对此,双方闹得很不愉快。集体上访、民事案件转刑事案件的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为了化解矛盾,清真巷司法所采用了“2+1+N”人民调解工作模式,通过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实现了联动调处、和谐调处。经过26次的调解,耗费半年多时间,最终双方满意,且无人上访。

  “2+1+N”人民调解工作模式,“2”是指社区党工委和社区司法所,“1”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N”是辖区单位、法院、派出所、医院、学校、寺院和人社劳动保障、民政、法律援助等各职能部门。由此,还将其精细化成7个人民调解组织,进一步巩固和加强辖区组织网络建设,强化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健全7个“2+1+N”调解网络:一是家庭纠纷开展社区党工委、社区司法所+居委会+民政、妇联等调解机制;二是邻里纠纷开展社区党工委、社区司法所+居委会+民政、妇联、楼院长等调解机制;三是小区纠纷开展社区党工委、社区司法所+居委会+小区党员、民政、妇联、综合管理科室+物业等调解机制;四是涉及民族、宗教纠纷开展社区党工委、社区司法所+居委会+寺院、宗教界人士调解机制;五是民事、刑事纠纷开展社区党工委、社区司法所+居委会+派出所等调解机制;六是针对复杂纠纷可开展社区党工委、社区司法所+居委会+家庭成员、楼院长、党员、宗教界人士、派出所等联合调解机制;七是社区党工委、社区司法所+居委会+法院、法援等调解机制。

  据向宁胜介绍,去年,“2+1+N”调解网络中心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5件。今年到目前,成功调处各类纠纷14件。

  亮点二:成立全省首家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

  8月24日,记者走进青海省陕西商会看到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正在开展调解工作。

  据西宁市城东区司法局局长杨存福介绍,为充分发挥商会组织在预防化解企业内民(商)事纠纷的特殊作用,去年8月4日,成立了全省首家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陕西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化解涉及房屋租赁、劳务钱款、工伤事故等领域矛盾,商会调解委员会多措并举、群策群力,成立了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不同经济成份的调解员队伍,不仅向会员、乡党提供服务,还无偿帮助异地商会企业家和商会驻地群众化解矛盾纠纷,从而营造良好的经商环境。自陕西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以来,受理调解案件15起,成功调解8起,调解金额5381.6万元。

  会员孙某就得到了省陕西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帮助,孙某提出,他租赁房主刘某的房屋作为办公场所,租期从2016年1月1日到今年12月31日,租赁期间双方不得违约,但房主刘某在去年5月向孙某提出涨房租的要求,否则将不再租赁给孙某且对违约产生的后果不予承担责任。孙某向调解委员会提出调解,希望房主刘某能继续履行租房合同。经调解,最终达成一致意见,房主刘某同意在合同期间严格履行租赁协议,不再涨房租。双方同意合同期满后,如果孙某继续续租,可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房租。孙某提前支付今年全年房租20万给刘某,以解决刘某急需用钱的困难。

  青海省陕西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执行会长陈桦表示:“通过几起案例的成功调解,极大唤醒了会员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维护了会员的合法权益,优化了本地的发展环境,避免了在打官司中拖不起、等不起、耗不起的情况,确保了会员集中精力搞好经营发展。

  亮点三:建立全省首个数字化城市管理和创新社会治理服务试点项目

  “您好,这里是城东区8112345数字平台,请问有什么地方可以帮助到您吗?”

  “好的,先生,您的问题我重复一遍……”

  “好的,先生,我们会尽快找相关部门处理问题。您还有其它问题吗?”

  ……

  这是西宁市城东区数字化综合管理信息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日常工作的一幕场景。不仅如此,数字指挥中心以“三基”建设为核心,紧紧围绕城市管理和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实际,坚持因地制宜、服务基层的工作原则,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化、大数据的工作理念,全面推进城市管理、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三位一体”的大城管工作格局,使城市管理工作迈入规范化、智能化、智慧化管理模式。

  城东区数字化综合管理信息系统项目于2015年6月建成并运行,其涵盖12个新型社区和1个镇,联通41个职能部门。中心含监督指挥大厅、电子监察室、数据中心、监督受理部、指挥派遣部、综合管理部。中心采用“集中监控、统一指挥、网络覆盖、行业拓展、全区域管理”的工作模式,构建了“一个中心(城东区数字化综合管理指辉中心)、两级平台(区为一级,职能单位、社区为二级)、三大系统(城市管理、社会治理、应急指挥)”为支撑的城东区数字化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服务创新监督指挥体系,有效提高了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为“智慧城市”建设夯实了基础。同时,经国家住建部数字城管、智慧城市专家组验收,成为全省首个数字化城市管理和创新社会治理服务相结合的试点项目。

  据西宁市城东区数字化综合管理信息指挥中心主任王大明介绍,指挥中心平台自启动运行以来,在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自建和共享接入公安视频监控资源3071路,实现辖区视频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向社会单位、市民群众提供服务,协助公安和交警部门侦破案件160余起、为市民群众找回走失的老人、小孩及丢失的物品60余起。同时,通过辖区网格员巡查、视频监控巡査等方式,实现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社会治理类问题主动发现、提前预警、问题及时处置,联动辖区职能部门41个,实现城市治理从规划、建设、管理全方位的一体化管理。另外,通过指挥中心呼叫热线,市民通APP,老百姓可以将身边的事情反馈到指挥中心,实现市民反映问题渠道畅通,处理反馈迅速,矛盾得到及时化解,平台运行以来共受理老百姓问题共计约24万件,市民的满意度逐渐在提升。

  构建了“2+1+N”调解网络中心、成立了非公经济领域全省首家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及全省首个数字化城市管理和创新社会治理服务项目,这些只是城东区在多元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机制工作中积极探索出的一部分。

  近年来,城东区主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综合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并且还探索出了一系列符合城东区实际的“枫桥经验”,打造了“马大姐调解工作室”“杨姨矛盾调解工作室”“三官一律工作室”等矛盾化解“品牌”,实现了矛盾在源头化解,管理服务向末端延伸。下一步,城东区还将不断丰富和完善职责明确、协调联动、高效便捷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全力做好矛盾纠纷的源头预防、接待化解和依法处置工作,努力构建“枫桥经验”东区实践版,为新时代幸福西宁和谐东区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17年邻里积怨今化解
  青海新闻网讯 王某和李某原先是楼上楼下的好邻居,Qhnews.Com
湟中6所学校收到上万本爱心书籍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4月21日,Qhnews.Com
达玉五谷村蝶变记
星空下的西海星墅。Qh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