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旦、马海生红柳 这里的干部群众更似红柳

13.05.2015  12:32

  有一种植物———顽强地生长在“地球第三极”,不畏冰雪严寒,笑对烈日砂石。消瘦的枝条伸向蓝天,把勃勃生机、斑斓色彩,奉献给苍天,馈赠予大地———这种植物叫红柳。柴旦、马海生红柳,柴旦、马海的干部群众更似红柳。

  

  3月18日9时许,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行委柴旦镇出发,去青海惟一的哈萨克族村落———马海村,约90公里1小时的行程,脚下是一条平展的柏油路,道路两旁是浩瀚无际黄沙,视野尽头是连绵起伏的沙丘。

  边走边聊,大柴旦工委副书记达进元如数家珍般,给我们讲大柴旦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史变革,讲大柴旦丰富的矿产资源、风土人情、旅游景点……途中,远远地,一些植物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达进元说,那些植物中就有红柳。

  尽管时令已近3月下旬,但在平均海拔3400米的高地,春的绿意还很远很远。一簇簇、一片片红柳以近似沙漠的颜色,在苍茫穹宇下,戈壁荒漠上,顽强地生长。见物思人,感慨和感动再一次包围了我们的思想和情绪。

  就在去马海村前,趁着上班前的空隙,我们拜访了工委书记栾风江,因为我们听说,他是个闲不住的人,非常熟悉大柴旦的工作,熟悉马海村的情况,由于腿疾,去年一年,都是拐着拐杖上山下乡、进村入户开展工作的。

  就在昨天晚上,一到柴旦镇,我们采访了柴旦镇党委书记张国胜,因为我们了解到柴旦镇一项项惠民工程的落实,凝聚着他的满腔热情、辛勤工作,“金碑、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牧民群众亲切地称他为“张巴特”书记。

  也就在昨天晚上,我们认识了身兼8职的大柴旦工委委员、组宣部部长代斌,认识了同样身兼8职的组宣部副部长于佳绩。高寒缺氧,身兼8职,每一项工作都得做、都得做好,可以想象需要多少时间和精力。

  人们说,大柴旦是柴达木精神的发祥地,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仁人志士云集聚宝盆柴达木,同这里世居的各族人民一道,拉开了柴达木建设的序幕。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建设者在人迹罕至的戈壁找到了石油,发现了矿山,办起了工厂,修筑了道路,开垦了耕地,种植了树木,使这块资源的富矿区,成了人民的造福地。

  在柴达木盆地开发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奋斗、科学务实”的柴达木精神。这精神,汇集了青海人的务实,山东人的坦诚,四川人的朴实,陕西人的执著,河南人的勤劳,江浙人的精明,东北人的豪爽……

  柴达木精神一直在传承、发扬,在栾风江、达进元、代斌、张国胜、于佳绩身上,在每一个大柴旦人身上都有不同形式的体现。正因为他们如红柳般扎根荒漠,奉献青春、智慧和力量,全区汉、蒙古、哈萨克、藏、回、满、土等13个民族约1.5万人各族干部群众,抢抓“西部大开发”和“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的历史机遇,提高产业集聚能力,提升主导产业层次,着力实施资源转换、工业强区战略,目前已基本形成能源煤炭、盐湖化工、有色金属、新能源四大产业,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社会保持和谐稳定,201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9.6亿元,增长11.5%。

  

  达进元说,马海村是大柴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剪影,这话很快得到了验证。

  到了马海村,一排排红顶白墙的瓦房整齐有序,笔直干净的道路两旁树木林立,簇新的太阳能路灯现代时尚,颇似一个现代城镇的生活小区。

  在村两委办公室里,与工委、镇、村干部座谈,村党支部书记努尔哈孜·加那提,村主任努合他尔,村委委员、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焦力保力德,村民、镇人大代表木拉提海等人给我们讲起了马海村人曾经的艰辛和今天的幸福。

  马海村的哈萨克族人是20世纪80年代从新疆迁回青海海西一带的。那次搬迁,并不是由政府组织的,而是民间自发性的回迁。回来时,原先的草场已经被分掉了。没有了自己土地的哈萨克族人,开始了长达18年的游牧、打工生活。

  18年,该怎样去形容那段沧桑的历史?怎样去描述他们经历的艰难?只有那毡房中微弱的蜡油灯记载了过去的酸甜苦辣,记载了昨日的悲欢离合。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间的指针跳到了21世纪。2002年底,国家先后投资2700万元,实施了包括定居点建设、水电路设施建设在内的安置工程,并为83户哈萨克族人划拨了27万亩草场,6800亩耕地。

  至此,马海村哈萨克族人漂泊的心,终于找到了新的归宿。

  然而,刚到马海村的时候,情况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乐观。“一脚踩下去,白土都能把脚埋住”,这是当时马海村的真实写照。

  然而,12年后的今天,在马海村我们看到:村道全部实现了硬化,车子能开到每一户人家的门口;广场上,篮球场、健身器材一应俱全;住宅都有着全封闭式阳台前厅……

  达进元说,12年来,马海村一直牵动着各级党委、政府干部职工的心。为了尽快让村民过上安定的生活,行委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重长远的原则,编制完成了《大柴旦行委马海村建设规划》,集中财力物力建设了一系列生产生活基础设施项目:完成院墙改造、围墙建设、危房改造;实施卫生院职工周转房建设项目、学校和卫生院供水工程、商业公租房建设项目;为每家每户安装分户采暖锅炉、搭建彩钢式储藏室……

  走进焦力保力德的家里,300多平方米的独门独院,三室的砖瓦房,传统的哈萨克式家具以及常用的家用电器,炕上的哈萨克式地毯色彩艳丽、做工精美,每个房间都窗明几净,干净卫生,让我们这些“城里人”叹羡不已。

  焦力保力德一家热情地邀我们上炕,喝奶茶、吃糖果。还特意呼朋唤友,换上民族服饰,悠扬的冬不拉奏起来,欢快的舞蹈跳起来,“喜欢你的歌飘在蓝天下,长调像岁月悠悠的情话,一匹黑骏马草原上潇洒,目光追随你开成遍野鲜花……”整个小院充满了歌声、笑声。

  “现在日子这么好,我们像过年一样招待远方的客人,热闹个一天一夜也不够。”焦力保力德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如今的马海村人,不说是你们远道来采访,就是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走进他们的家,都会热情地给你拿吃的、喝的。”达进元说。

  

  大家说,马海村最显著的变化,还是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

  过去,漂泊已久的哈萨克族人追求的仅仅是牛羊肉、黄米和奶茶。“有的尕小伙吃饱了,宁愿在床上躺着也不去干活挣钱”。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再也满足不了村民们发家致富的愿望。

  针对马海村的实际情况,大柴旦行委主动帮助村民解决了土地草场流转问题,及时向村民发放了3000亩草场的退耕还草补贴;联系附近的企业,解决村民的劳务输出问题;针对牧民种植枸杞、苜蓿的建议,行委农牧部门和柴旦镇采取远程教育和上门指导的方式,对村民进行了技术培训;2012年,马海村还成立了生态畜牧养殖业合作社,将整村扶贫项目资金投入合作社中,每年分红……

  走进致富带头人木汗的家里,院子里堆满了各种汽车零件。木汗有一门修车的好手艺,村里车辆的修修补补基本在他这里。木汗说,前几年,在政府的支持下,他在215省道边上开了个汽车修理铺。一方面修车,一方面也卖一些烟酒。再加上通过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得到的补贴,一年的收入有十多万元。

  如今,村民们已经不再单纯地依靠游牧增加收入,收入来源已经越来越多样化:有开饭馆的,有开修理铺,有外出务工的……2014年,马海村的人均收入已经达到了1.2万元。

  “我们还要挤骆驼奶、养草原鸡、加工风干肉……”对于发展生产,村干部们已经有了新的打算:“再过两年你们来看看,马海村会是另外一个景象。”

  曾经不断地搬迁,村里没有几个孩子上过学,年轻一代的文盲率极高。

  于是,安定下来的哈萨克族人,对知识有着近乎疯狂的渴望。村民们说:“难道他们将来还要继承父业,继续这样的生活吗?那我们村子的希望又在哪里?”

  从最初大柴旦干部职工捐款让60多个青壮年文盲脱盲算起,如今的马海村不但有了小学,村里初中以上的孩子也都到大柴旦中心学校就读,享受12年义务教育;行委还积极筹措资金,建设了塑胶跑道、综合教学楼齐全的马海学校;对于因学费上不起大学的学生,党政机关主动协调捐资助学,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现在,村里小孩子的入学率基本上是100%。到今年,村子里一共出了5个大学生了!”说起马海村的教育,从工委、行委、镇党委领导到每一个村民,都充满了自豪,因为他们知道,这是马海村蜕变的结果,更是马海村未来的希望。

  告别马海村时,午后的阳光照耀着村庄,自由的风儿温柔地拂过,《黑骏马》的旋律还在我们耳畔回响: “有你在身边就是爱的神话,心爱的人啊你骑着黑骏马,幸福的感觉飘成了彩霞,让我感受那么多的地久天长。”

  走出村庄不远,我们又近距离地看到了红柳,柳枝迎着春风,袅袅颤动,翩翩起舞。不久后,那一根根枝条上,将盛开无数的细碎小花,五颜六色,红的像火,白的如雪,粉的似霞,当花絮变成一团团乳白色的绒絮,随风满天婆娑时,徜徉其中,如诗如画,宛如置入仙境。(莫自才 李辉)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