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海化石:时代和历史的见证

03.09.2015  10:33

  青海新闻网讯 海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保存在地壳的岩石中的古动物或古植物的遗体或表明有遗体存在的证据都谓之化石。海化石是自然界的天然产物,海化石的出现,见证了时代和历史的印记。

  柴达木盆地由于海拔高、气候较凉,贝壳、珊瑚等古生物化石的生命以另一种形态,诉说着属于这个古老星球的沧桑巨变,这是一种凝固的地球记忆。柴达木盆地这片区域内动植物化石存在着丰富性、多样性,不排除有更大的发现,海化石的发现将进一步见证沧海桑田的变迁。

  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的德令哈市,一些奇石爱好者在周边地区找见了贝壳、珊瑚、鱼类等古生物海化石,在戈壁深处找到古生物化石在柴达木盆地是一大奇迹,这也印证了青藏高原地址变迁的一个缩影。

  朱子云的化石情缘

  朱子云是一名个体户,也是业余化石爱好者,从小在黄河边长大的他在德令哈定居后,一直对石头情有独钟,在德令哈,他也会经常出去捡石头。六七年前,他在德令哈周边惊奇地发现了一块珊瑚化石,在周边有很多石头都是化石,有的像贝壳,有的像珊瑚,有的像虫子。

  “海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在海西最常见的是珊瑚、贝壳、虫类等生物化石。”朱子云说,化石中极为罕见的是白贝壳红石头化石,贝壳化石表面能清晰地看清贝壳的形状,有些贝壳已经被玉化了,特别漂亮。

  在他的店里记者看到,各种各样的海化石占据了铺面的一半,珊瑚化石的枝丫成根条,根条上一节一节的珊瑚骨节清晰可见,是一簇一簇珊瑚群体生长的结果。边界上能清晰看见一簇簇珊瑚被岩石切断之后的圆形筒状,犹如这种灭绝生物再现人间。因为已经玉化了,珊瑚化石有光滑感。在柴达木盆地,他知道的仅珊瑚化石就有五种,还有贝壳化石、风凌石、芙蓉玉、柴达木泥石、木化石、肉石、桃花玉等十几个品种。“有些化石完全玉化了,贝壳透明,像玻璃一样。我要把柴达木盆地的海化石、奇石收集起来,让更多的游客了解柴达木盆地。”朱子云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留下了宝贵的贝壳、珊瑚等动植物的化石,这将对柴达木盆地的历史变迁和生物演变留下了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

  朱子云对石头有着特殊的感情,床头边、店铺、茶几、书架到处是石头,除了柴达木的海化石,还有新疆、内蒙古等地区的石头。有些石头对于游客来说可能不值一提,但对于朱子云来说却有特殊情感。朱子云常常一进山就是一天,这对他来说已经习以为常。

  德市发现脊椎动物海化石

  8月19日,德令哈市昆仑路“石来运转”店老板薛心才高兴得合不拢嘴,不时有朋友来店内给他祝贺,他刚刚收藏了一块非常有价值的石头。日前,他在德令哈周边捡到一块近千斤重的石头,里面包含了生物和不明动物的化石,像这么大的化石,他在这几年的捡石头生涯中还是首次遇见,这在他捡到的海化石中也实属罕见。

  不过,大量的海化石以珊瑚、贝壳化石为主,鱼类化石较为罕见,而薛心才就收藏有一块脊椎动物化石。

  记者看到,这块化石形状像鱼,脊椎特别明显,一块块骨头清晰可见。专家说,这块不明脊椎动物的发现对研究柴达木盆地海洋变迁提供了珍贵的依据。

  最让化石爱好者担心的是这些宝贵的化石遭到破坏。“有些石头已被人砸成两半,太可惜了。”薛心才说,石头一旦砸坏就无法修复,也失去了收藏和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