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和县“五制方针”树起基层党组织“零距离”服务群众新形象

04.11.2015  19:54

   在加强“三基”建设工作中,民和县面向全县312个村级组织及村党员干部推行“五制方针”,切实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办好群众身边事,解决群众心头难,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清单办结制,确保党员干部履职践诺。村支两委班子通过上门调研、征求意见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明确任期目标和年度目标。在此基础上,乡镇党员干部结合自身实际每次下村开展工作前列出办事清单。入村后召集村党组织对每位党员干部所列事项进行评议,提出修改建议,经支部审核后由村务监督委员会公开上墙,并对践诺事项进行登记、督查,办结一项销号一项。乡镇采取定期检查与民主测评的方式进行督查考评确保清单事项按时办结。全县22个乡镇312个村300余名包村干部做到入村清单日清月结,赢得群众好口碑。

  ——绩效考核制,激发党员干部工作干劲。将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作为考核对象。采取签订目标责任书、工作述职、民主测评、汇总审定的方式,进行综合考核评价。根据综合考核得分的高低,村班子绩效考核结果由本乡镇按一定比例评出先进村和优秀村“两委”班子。对考核中评出的优秀班子和先进村颁发奖状和发放物质奖励,对成绩突出的干部进行个人表彰奖励,特别突出的上报县委作为“优秀共产党员”候选人选,对后进和软弱涣散党组织采取重点帮扶和专员指导组织建设,查找根本原因,提出“一村一策”,抓紧整顿和改进。推行绩效考核制激发了村干部服务群众的积极性,主动帮助群众排忧解难的村干部比以往增加60%以上。

  ——坐班服务制,推进村级组织办公固定化。建立健全集中办公、首问负责和维稳事件即时报告的坐班工作制度。要求每周坐班时间不少于3天,原则上每周一、三、五必须有人值班,农闲季节和有集体经济的村“两委”班子成员办公天数可适当增加。坐班实行定人定点定责办公,坐班时间每天不少于6小时。村“两委”班子成员每月至少集中办公1次,集中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及时传达文件精神,共同研究解决村内重要事项和热点难点等问题。同时,建立《村“两委”班子成员坐班制办公为民服务工作台账》,对当日来访接待工作、承办事项、办理结果、处置矛盾纠纷和突发事件、村民事务代办等进行详细记录,处理事务做到“有记录、有答复、有反馈、有签名”。截至目前,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380件,已化解372件,化解率为98%。推行村干部坐班制,实现了村级组织办公固定化、常态化、标准化,使村干部为民办事效率大幅提高。

  ——代访代办制,开通便民“绿色通道”。着重针对村民信访和民生事项落实代访代办工作,实行“统一受理+归纳分类+集中代办”服务模式,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一般事务分类办,党员干部上门办实事。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急事难事限时答复。代访代办事项在各乡镇政务服务中心进行统一登记上报,办结后反馈村“两委”,将办事结果通过村务公开栏向当事群众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发现不足及时“补漏”。推行代访代办制,很好地解决了村民办事难、诉求难的问题。目前,全县设立代办点126个,指定代办人员378名,代办事项4500余项,提供政策、法规咨询5400余次,化解矛盾纠纷1365件。

  ——民主评议制,打造“阳光党务村务”。312个村全部组建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村“两委”工作进行民主监督。明确每次会议评议内容,公开村干部为民办事结果,就办事效率、质量和作风组织群众民主评议。推选村小组长、县、乡党代表、群众代表,作为村级事务评议主体,把群众参与、群众监督、群众识别、群众评议等方式有机结合,直接参与村内重大重项、村务财务等村级事务民主监督管理。村党支部收集评议意见,按照正确评议意见和建议及时“补火”、落实整改。推行群众评议制,使村支“两委”大大增强了民主理政意识,“三议一表决”工作法得以很好落实,确保村务在“阳光下”运行。群众代表、党员代表等非“两委”成员参与村级重大事务决策的会议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