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州】格尔木六项举措推进“蓝天工程”

09.05.2014  07:51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格尔木市大气环境受到一定影响,为全面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格尔木市建立政府牵头、部门联动、区域控制、行业自律的大气污染防控机制。今年1—10月份,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分别为0.020毫克/立方米、0.012毫克/立方米、0.096毫克/立方米,污染综合指数为0.68,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符合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Ⅰ、Ⅱ级天数共237天,占总天数的81.4%,城市环境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主要做法:
        一是继续实施锅炉“煤改气”、汽车“油改气”工程。2013年全市实施“煤改气”锅炉36台,近年来累积共完成“煤改气”锅炉332台(911吨)。全市1189辆出租车中实施油改气1100辆,占总数的93%。
        二是严格控制新增污染,严把环保审批关。按照全市产业发展方向、环境承载能力和区域功能定位,把好环境保护前置审批关。2013年全市新上建设项目85个,其中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5个,环境影响报告表的项目20个,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项目60个,环评执行率100%,“三同时”执行率达100%。完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12家,项目环保竣工执行率100%,从源头上控制了企业对大气的污染。
        三是强化工业污染源监督管理工作,加大环境监督检查。根据年初制定的企业监管计划,进一步加强对10家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环境监督管理,按要求开展对国控污染企业每月不少于3次的现场监督检查,对省控及其他污染源每季度不少于1次的检查。结合环保专项行动,联合7部门共出动1000余人次,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对重金属重点防控区域、企业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落实整治措施,切实消除环境污染隐患。对涉重金属化工企业的生产全过程进行监管,督促企业完善各类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科学处置环境污染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目前已有24家重点企业制定了可操作性环境风险应急预案,5家企业开展了环境应急演练。建立和完善了格尔木市排污单位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台帐和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办理排污许可证185家,进一步促进了全市工业企业规范管理。
        四是加大机动车环保检测能力建设,搞好环保标志核发工作。截止目前,共检测机动车尾气12479台次,发放绿标11310台次,黄标955台次,214台次车辆正在维修。严格执行老旧机动车强制报废制度,强化营运车辆强制报废的有效管理和监控,大力推进城市公交车、出租车、客运车、运输车集中治理或更新淘汰,杜绝车辆“冒黑烟”现象。
        五是督促企业完成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严格控制二次扬尘污染。目前共完成3家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加强建筑施工、道路开挖、房屋拆迁和环卫清扫的管理,落实好洒水、遮盖等防尘措施,对造成严重污染的施工工地责令停工整改。
        六是进一步修改完善《格尔木市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深入推进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巩固和扩大锅炉煤改气、汽车油改气工作成果,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海西州委、州政府政府)
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 王建军主持
  5月10日,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水利厅
12.68亿元财政资金支持全省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我省集中力量推进一批全局性、战略性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近日省财政厅下达资金12.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