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木市:格尔木市奏响农业现代化发展最强音

22.07.2014  13:39

      近年来,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单一产业向特色种养殖业发展的征途中,格尔木市打响了一场又一场漂亮的攻坚战,在农业产业化、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生产基地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2013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亿5.55元,比前年增长31.8%;农民人均纯收入11249.44元,比增16%。
  特色产业带动农业新发展
  近年来,格尔木市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等绿色低碳产业,构建绿色经济产业新体系,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实践。同时,不断扩大特色农产品种养殖规模,形成枸杞、格尔木蒙古羊、唐古拉藏牦牛、唐古拉藏羊等特色产业,特色作物种植比重达到86%,养殖比重达到80%;提高生产标准,引导种养殖基地进行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组织生产者按照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生产,申报格尔木蒙古羊地理标志产品,无公害农产品9个面积1000亩;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引导企业、生产基地、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增强品牌意识,创建知名农产品品牌,“源鑫堂”枸杞产品获得“青海省著名商标”;延伸产业链条,利用特色农业发展优势,鼓励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枸杞鸡养殖规模达到1.3万羽,枸杞羊2000只,枸杞花蜜产量突破35吨,枸杞黄酮、枸杞茶、枸杞含片、枸杞饲料等产品研发顺利,促进特色农业做大做强。
  农业现代科技水平稳步提升
  近年来,格尔木市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化,转变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全市选聘55名科技人员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工作,实行科技人员包村服务制,全市村、牧委会实现科技人员全覆盖,建立科技示范户275户,辐射带动农户4000户,有效解决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抓好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应用,大力实施良种工程、植保工程、沃土工程和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全市引进新品种6个,良种覆盖率达到90%,推广盛果期树(3-6年)的整形修剪技术、枸杞施肥技术等20余项,枸杞病虫害统防统治率达到85%;抓好高产技术示范带动,开展土壤有机质提升、测土配方施肥、粮油作物高产创建,建立枸杞、蔬菜、牛产业生产示范基地,年组织人员观摩学习1500人次;举办农牧民田间学校,开展绿色证书培训,加强科技培训,全面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使其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五年来格尔木市农牧民累计购买补贴机具2628台,受益农户1930户,全市农机装备总量由9.5万千瓦增加到10.7万千瓦,增长了13%,机耕机播综合水平达到87%。设立“三农”专线“12316”服务电话14部,农信通短信服务平台农户2480户,建立市级信息服务大厅1个,村级信息服务站5个,农牧业信息服务网1个,收集、发布农牧业信息570篇,提供科技咨询服务1200人次,有效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农业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建成
  格尔木市十分重视农业产业化,坚持以工业化理念经营农业,按照“育龙头、连基地、建机制、带农户”的思路,围绕优势产业,重点培育壮大源鑫堂、亿林、那棱格勒等一批成长性好、带动能力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积极推行“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基地+合作经济组织”等多种经营模式,全市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达到128个,带动农户7923户,流转土地4277.99亩、草原25.89万亩,形成种植、加工、营销产业链条。
  回首过去,见证辉煌;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格尔木市已奏响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最强音,农业现代化必将在上饶这片充满希望的沃土再结硕果,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