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木市:格尔木市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

03.07.2014  12:24

      近年来,格尔木市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高原特色产业,加大科技服务投入,扶持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发展,完善管理服务机制,有效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大力推进农业特色化。一是扩大特色农产品种养殖规模,形成枸杞、格尔木蒙古羊、唐古拉藏牦牛、唐古拉藏羊等特色产业,特色作物种植比重达到86%,养殖比重达到80%。二是提高生产标准,引导种养殖基地进行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组织生产者按照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生产,申报格尔木蒙古羊地理标志产品,无公害农产品9个面积1000亩。三是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引导企业、生产基地、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增强品牌意识,创建知名农产品品牌,“源鑫堂”枸杞产品获得“青海省著名商标”。四是延伸产业链条,利用特色农业发展优势,鼓励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枸杞鸡养殖规模达到1.3万羽,枸杞羊2000只,枸杞花蜜产量突破35吨,枸杞黄酮、枸杞茶、枸杞含片、枸杞饲料等产品研发顺利,促进特色农业做大做强。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坚持以工业化理念经营农业,按照“育龙头、连基地、建机制、带农户”的思路,围绕优势产业,重点培育壮大源鑫堂、亿林、那棱格勒等一批成长性好、带动能力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积极推行“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基地+合作经济组织”等多种经营模式,全市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达到128个,带动农户7923户,流转土地4277.99亩、草原25.89万亩,形成种植、加工、营销产业链条。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化。一是转变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全市选聘55名科技人员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工作,实行科技人员包村服务制,全市村、牧委会实现科技人员全覆盖,建立科技示范户275户,辐射带动农户4000户,有效解决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二是抓好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应用,大力实施良种工程、植保工程、沃土工程和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全市引进新品种6个,良种覆盖率达到90%,推广盛果期树(3-6年)的整形修剪技术、枸杞施肥技术等20余项,枸杞病虫害统防统治率达到85%。三是抓好高产技术示范带动,开展土壤有机质提升、测土配方施肥、粮油作物高产创建,建立枸杞、蔬菜、牛产业生产示范基地,年组织人员观摩学习1500人次。四是抓好农民科技培训,举办农牧民田间学校,开展绿色证书培训,加强科技培训,全面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使其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以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重点,创新服务模式,加大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力度,不断优化农业机械装备结构,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5年来格尔木市农牧民累计购买补贴机具2628台,受益农户1930户,全市农机装备总量由9.5万千瓦增加到10.7万千瓦,增长了13%,机耕机播综合水平达到87%。
      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设立“三农”专线“12316”服务电话14部,农信通短信服务平台农户2480户,建立市级信息服务大厅1个,村级信息服务站5个,农牧业信息服务网1个,收集、发布农牧业信息570篇,提供科技咨询服务1200人次,有效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现代农业推动格尔木市农业产业发展,农牧民收入持续增加,但农业耕地、草原生产资源有限,缺乏新的产业增长点,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和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制约农业现代化持续发展,需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等措施逐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