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木:沙漠“碧玉”更多“骄”

16.10.2016  20:06
      行进在绿树成行的道路上,徜徉在鲜花争艳的街巷边,不经意的几年间,格尔木变得越来越漂亮了,人们常说:格尔木的夏天最美,凉爽舒适、绿树成荫、花海溪流、美不胜收。难以想象,打磨一块沙漠中的绿色宝石是多么的不易,建设高原上的生态宜居城市是多么的艰难。就是在这样艰苦、艰难的条件下,格尔木人用自己的不懈努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沙漠奇迹。今年8月,格尔木市林业局被全国绿委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绿化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成为格尔木林业建设中又一张骄傲的名片。

  亘古以来,在青藏高原这片高高隆起的地壳上,崇山阻隔、黄沙漫漫、冰川林立、江河横断,这里劲风嘶鸣,黄沙、冰雹、霜雪肆虐,这里没有植被、没有绿荫、更没有生命。“一年一场风,从冬刮到秋;终年不下雨,干旱鬼神愁”,桀骜不驯的大自然并不肯轻易接受拓荒者赐予的绿色生命,夹带着黄沙和豆粒般大小砾石的狂风经常会把刚栽好的树苗连根拔起;无霜期短、土壤盐碱含量高、有机含量几乎为零的戈壁滩也不肯轻易容纳绿色生命的存在,栽上的小树经常会无缘无故地枯死,人们不禁感叹:在格尔木种活一棵树,远比养活一个娃娃难得多!然而,经过几代格尔木人坚持不懈的努力,格尔木不但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气,原本贫瘠的土地上也生长出了枝繁叶茂的绿色植被。一座沙漠绿洲被更多的人接受、被更多的人传颂。

  多年来,格尔木市通过规划建绿、建景增绿、建路扩绿、见缝插绿等多种途径,在城市周边实施“三北”防护林等大型工程。在市区对主干道绿化带进行全面改造,把园路、盆花、山石等融入道路林带,建立以高原特色植物红柳与花灌木、榆树、草坪、仿生植物相结合的种植模式,形成“一街一景”的特色园林景观区。临街单位则通过拆墙透绿,把庭院绿化带与街道绿化带紧紧衔接起来,扩大绿化空间。同时,该市将林业建设提高到“生态文明建设”高度,实现三大创造:将城区绿化带与城市景观小品、雕塑有机融合,着力打造精品绿化带,在市区勾勒、营造出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的意境,既彰显出城市的文化底蕴,又提升了城市品位。这种独具匠心的创造,已被写进清华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国内著名学府园林专业教材;开创在高原荒漠地区春、秋两季植树的先河,植树效率和树木成活率均大幅提高。

  回顾格尔木的造林绿化工作,从1954年慕生忠将军种下第一棵树开始,一代又一代格尔木人锲而不舍、前赴后继,如今,一座“绿色、美丽、文明”的戈壁新城逐步展现于世人面前。特别是“十一五”以来,该市先后获得“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今年8月市林业局又被授予“全国绿化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份荣誉更加坚定了全市上下种绿、养绿、护绿、兴绿、爱绿、延续绿色的信心和决心。

  为持续打造沙漠绿洲,该市始终坚持以重点工程为依托,积极推进生态建设。“十一五”初至2016年底,全市“三北”防护林工程完成投资996万元,完成工程任务12.92万亩;退耕还林工程完成投资4102.88万元,完成工程任务9.64万亩;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从2004年开始实施,截至2015年底累计完成投资20356.946万元,累计管护面积3374万亩,完成围栏封护42万米、幼林抚育7.5万亩、封育2.32万亩,国家重点公益林面积由2004年的114.4万亩增加到2016年的633万亩;现有管护站12个,管护人员289人。防沙治沙示范区造林项目2014年实施以来,累计完成投资270万元,造林8427亩。截至目前,该市完成外围人工造林12.1万亩、封山育林28.6万亩,有效构筑了城市生态保护的绿色屏障。

  近年来,该市坚持以“三环绿化”为重点,努力增加城市绿量。深入实施以城市外围防护林为“外环”,以城市道路、广场、街头绿化带等为“中环”,以单位、庭院、小区绿化等为“内环”的“三环”生态战略,生态建设工作随着城市框架延伸而不断发展,形成了点、线、面、环相结合的特色绿地网络系统。通过逐年加大投资,实施了四个出口绿化、光伏园区绿化、机场路绿化及广场、街巷绿化等建设项目。“三环”战略的实施,有效增加了城市绿量,丰富了城市绿地景观,使城市绿地布局日趋合理,园林绿化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绿化总体水平明显提高,城市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城市品位日益提升,城市形象更加鲜明,如今的格尔木俨然成为了美丽的“沙漠绿洲”。

  “十二五”期间,通过全方位推进,该市全面构建更加完善的生态网格。在实施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防沙治沙示范区造林、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等国家重点工程的同时,加大市级财政投资力度,实施了城市周边防护林建设、广场绿地公园、城区道路绿化等工程,109国道防风固沙林体系建设项目从2010年开始实施,截至目前已完成造林772公顷,完成投资1.28亿元。同时,该市始终坚持道路绿化与道路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的原则,先后对泰山路等30余条新建和改扩建道路实施了绿化,相继建成中心广场、盐湖广场、将军楼主题公园、儿童公园、昆仑花园、滨河路景观带等大型开放性公共绿地14个。将城区绿化带与城市景观小品、雕塑有机融合,着力打造精品绿化带,在市区勾勒、营造出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的意境,既彰显出城市的文化底蕴,又提升了城市品位。始终坚持统一设计、分类指导的原则,督促市区主干道两侧沿街单位拆墙透绿、见缝插绿。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0.2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提高到7.04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总面积达到684公顷。

  “十二五”以来,该市将防沙治沙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工作中,及时对全年绿化工作及春季义务植树活动进行安排部署和动员,工作力度大,社会影响面广,反响大,营造了良好的绿化氛围。随着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以及省委省政府“生态文明先行区”战略部署,该市防沙治沙工作更是提上了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投资力度逐年加大,“十二五”以来截至2015年,全市防沙治沙及绿化总投资近5亿元,是“十一五”总投入的1.09倍,其中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投入达1.66亿元;国家重点公益林投入达9751万元,是“十一五”总投资的1.6倍。累计完成防护林建设3026公顷,新增城市绿地89公顷。到2015年,国家重点公益林面积达到602.27万亩,城市绿化覆盖总面积达到677公顷。

  近年来,该市在国家和青海省的大力支持下,相继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重点工程,依托这些重点工程的实施,开展了城市外围防沙治沙工程建设,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以科技为支撑,大力推广节水灌溉造林,不断提高造林绿化的质量和水平。同时,坚持封山育林和荒山造林相结合、封造管并举,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封则封,统筹规划、分批实施、逐步推进,切实加快宜林荒山绿化步伐。到目前,全市完成外围人工造林7800公顷、封山育林1.7万公顷。“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发展目标初步实现,外围防沙生态屏障基本形成。

  为保障建设成效,该市以森林“三防”为抓手,不断增强森林执法、森林防火以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力度,提高造林绿化保存率,切实巩固了绿化成效。以此同时,该市坚持以宣传引导为带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宣传车、印发宣传材料等多种载体开展防沙治沙宣传动员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植绿、护绿、兴绿、爱绿的绿色文明新风。一方面,坚持义务植树与精神文明建设、公民道德建设结合起来,与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城乡绿化美化相结合,在原有植树基地的基础上,新开辟了东、西、南三个出口植树基地,全市义务植树实现了基地化、制度化和经常化,累计义务植树735万株,义务植树尽责率达85%以上。另一方面,丰富造林绿化实践形式,广泛开展各种有纪念意义的植树活动,营造了“民族团结林”、“三八林”、“双拥林”等义务植树基地,有力促进了义务植树活动深入开展。同时,该市还积极坚持依托农业发展抓经济林建设,促进经济效益,在严格保护和有效治理的前提下,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种植枸杞7.8万亩,发挥了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该市坚持以科技进步为突破,提高绿化成效。依靠先进技术成果,积极转变造林绿化方式,不断提高造林绿化的质量和水平。积极培育驯化宜生树种。加大东北红柳、白榆等适生树种的引进繁育力度,增加森林生态功能的稳定性。大力推广节水技术。从2007年开始,该市实施节水灌溉项目,积极开展微灌、滴灌、喷灌等节水造林,共实施节水灌溉造林1.45万亩,完成投资1.68亿元。积极防治有害生物。市财政投入120万元用于林木病虫害防治,全市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2‰以下,森林植物产地检疫率达到100%,测报准确率达到98%以上。

  一份份荣誉、一张张证书,是满满的喜悦,是抹不去的骄傲,更是沉甸甸的责任。今后,格尔木市将倍加珍惜荣誉,努力把格尔木建设成为一座繁荣、平安、美丽、宜居的城市,让沙漠宝玉永远碧绿如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