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木法院全面推进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提升司法透明度

15.07.2014  11:54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要求,格尔木法院着力推进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努力提升司法透明度。

        一是在审判流程公开方面。相继开通了“格尔木市人民法院网”、“格尔木法院官方微博”,在全省法院三级网络局域网中全面启用法院综合管理系统、档案系统、审判绩效管理系统,为司法公开工作提供了载体和平台。充分利用数字化法庭的优势,上半年共对114件依法公开审理的案件实施同步录音录像,全面展示了案件审判过程,接受了社会公众对审判工作的监督。除了对庭审活动进行录音录像外,还积极尝试采用视频、音频、图文、微博等直播方式及时公开庭审过程。今年6月12日,利用在人民网、新浪网和腾讯网的官方微博首次以微博图文的形式对一起贩毒案件进行了直播。此外,还制定了新闻发言人制度,确定了新闻发言人,适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法院工作信息、案件审理情况等内容,接受社会各界对法院工作的监督。

        二是在裁判文书公开方面。按照省法院的规定,格尔木法院从今年6月1日起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生效裁判文书。今年上半年,着力规范和加强裁判文书制作工作,要求每一位法官在制作裁判文书时,努力做到论证要充分,说理要透彻,程序要合法,确保裁判文书质量过关。遵循依法、及时、规范的原则,按照上级法院的规定,积极推动本院符合条件的裁判文书全部上网。目前,已有116份裁判文书陆续上网。通过推动裁判文书上网,形成倒逼机制,提高文书质量,加强裁判说理,进一步提升法官的司法技能和业务素养,确保法律的正确统一适用,增进公众对裁判文书的理解,维护了司法裁判的权威,促进了司法公正。

        三是在执行信息公开方面。采取公开案件执行过程中的执行立案信息、执行程序变更信息、执行措施信息、执行财产处置信息、执行日志信息以及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公布信息等,使当事人对执行程序中的每一项执行措施都一目了然。并对重大执行案件的听证及实施过程进行同步录音录像,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现场监督,促进执行行为不断规范。为破解执行工作难题,加大执行工作的公信度和透明度,将人民陪审员制度引入执行程序,邀请人民陪审员到案件现场参与执行的全过程。执行过程中,人民陪审员以社会普通成员的身份零距离审视和评价法官在执行过程中执行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化解公众对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误解。

用好红色资源筑牢初心使命省民政厅不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
  近日,省民政厅组织党员干部职工赴海北州原子城纪念馆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心参观学习,追忆峥嵘岁月,赓续红色基因,丰富学习内涵,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增信走心有新意......民政厅
青海省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扩大)会议
  9月24日,青海省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扩大)会议,副省长、省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匡湧主持召开......民政厅
阿更登副厅长调研指导厅系统驻村乡村振兴工作
  10月12日,省民政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阿更登率队深入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峰镇纳家村,调研指导厅系统驻村乡村振兴工作。互助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国栋,县委副书记赵以鸿到村陪同调研......民政厅